2008家居业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无忧装饰建材网 www.51zsjc.com 2009-1-12 来源: 新快报 评论 0 条

核心提示:2008年对于中国家具行业来说,无疑是不“平坦”的一年,尤其在出口领域。这种形势在被誉为“中国家具出口之都”的广东东莞日益明显。
    家具
    冰 出口遭遇寒流

    新闻事件:2008年对于中国家具行业来说,无疑是不“平坦”的一年,尤其在出口领域。这种形势在被誉为“中国家具出口之都”的广东东莞日益明显。根据海关的统计,2007年东莞市家具增长15.5%,增幅已经比2006年下降了16.9%,而2008年这个数字却剧降一半以上。其中,东莞对美国出口家具13.8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下降了6.4%,而对香港特区的出口更大幅下滑39.2%,仅有4789万美元,特别是一些高端品牌,所受到的影响最大。
    行业之困:拼出口已成为中国家具业健康发展的“毒瘤”。如今,金融危机并未见底,随着它的蔓延以及对实体经济冲击的进一步显现,2009年美欧日等主要发达国家消费需求的大幅下滑,必将导致中国家具出口的萎缩。而出口势头受阻,出口型家具生产企业利润下滑只是2008年家具行业艰难的反映之一。
    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出口退税降低、楼市交易量下滑、金融风暴侵袭……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让家具行业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不但是出口型企业举步维艰,就是在国内市场布局多年的家具厂商也感到寒意逼人。
    新闻表情:家具厂商——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2008年,家具业者们的相思估计都是冲着市场回暖的渴望去的,而"愁"却是实实在在的,绝对不等闲。否则不只是"白了少年头",而且可能一夜之间就关门大吉了。
    点评:今年厂商间流行一句话:“剩者为王!”能够在动荡环境中剩下来的,无疑才有期待市场回暖的资格。经过2008年的惨痛洗礼,许多企业认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他们中的不少企业改变了单纯代工、完全依赖出口的现状,开始着力打造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对企业进行升级改造。
    火 年底折扣之战
    新闻事件:年终岁末,冷清了将近一年的家具市场突然爆发了一场震撼力十足的“价格大战”。先是家具零售行业领跑者金海马于去年12月推出限时五折大抢购活动,一时城中持币待购的消费者趋之若鹜。红树湾等竞争对手紧接着推出4.8折进行迎战。其间还有吉盛伟邦、博皇等家具卖场参与其中,大打价格战,使得去年年底的家具市场呈现异常火爆之势。
    而进入2009年,在元旦假期期间,金海马的三折抢购活动和红树湾的成本价销售将年前最后一波促销攻势推向高潮,据这些进行价格战的商场的统计数据显示,促销时段内,不论人流还是销售额,都创下了今年的新纪录,给冷清的2008年画下了一个热闹的句号。
    行业之机:在2008年结束之前,家具行业、家具厂商们迫切需要一个销售的小高潮来让自己积攒起足够的资金和信心去面对或许市场环境更恶劣的2009年。这也是为什么卖场里的商家即便微利也要做大力度的促销的原因之一。消费者收获了价廉物美的家具,厂商收获了高出以往几倍的销售额(虽然纯利并不多),卖场也收获了商户的满意。虽然价格战是一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烈战役,但非常时期,有时也需要一些非常手段。
    新闻表情:家居卖场——无奈
    谁都知道打出低折扣的风险,自身利润得不到保证不说,消费者还会对卖场和品牌的诚信度产生怀疑。随着折扣底线的不断刷新,消费者间关于家具暴利的讨论已经开始。但没有低折扣,怎么引得来消费者。商家就在这样的两难处境中中笑并快乐着。
    点评:都说广州消费者精明、实在,确实不假。“不见兔子不撒鹰”这招练得是炉火纯青。如若没有什么真材实料的诱饵,他还绝对不上这钩。虽然低折扣引来了如潮的消费者,但关于折扣水分的讨论也在逐渐浮出水面。价格战有效,但仍需慎用。
    陶瓷
    冰 销量大幅下滑

    新闻事件:陶瓷卫浴在2008年的日子绝对不比家具好。楼市交楼量以及在建楼盘数量的减少,使得陶瓷卫浴在传统工装领域的销售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一些陶瓷品牌经销商表示,2008年销售成绩比2007年下滑了四至五成。而煤、电、油等原材料的价格猛涨,让大进大出的陶瓷行业叫苦不迭。据广东省建材行业协会副会长陈环介绍,目前行业内超过三分之一的生产线已经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行业之困:房地产行业作为建材行业的上游产业,其一举一动对建材行业来说都有着不小的影响。楼市的低迷注定了陶瓷卫浴等建材行业在2008年乃至2009年都会是在艰难中行进。但如果企业自身只将希望放到房地产市场的回暖上,而不积极自救,其后果很难说乐观。趁大家都在喘息的机会,抓紧时间研发新产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增加对企业员工的培训都是积极自救的方式。
    新闻表情:陶瓷卫浴厂商——苦
    看看建材卖场里门可罗雀的景象,就知道陶瓷卫浴经销商们有多苦了。
    点评:国家新一轮拉动内需政策的出台,第一条就是划拨9000亿元进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这对于陶瓷卫浴企业来说无疑将是一个利好消息。这样的机会不会总有,关键还是提升企业研发和营销能力。
    火 营销推陈出新
    新闻事件:或许正应了那句俗话:“有压力才有动力。”今年萧条的市场环境,也催生出了陶瓷卫浴行业许多新鲜事物。
    新中源陶瓷在营销上推陈出新,在消费能力较强的区域组织异地团购,公司出资将消费者接到总部,五星级吃、住、行招待,将产品销售与陶瓷文化传播、旅游合为一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组织的江西千人火车专列团购和温州消费者包机团购都引来行业的广泛关注。在许多省份都树立了很好的品牌形象和号召力。
    而在产品研发方面,陶瓷企业向卫浴发展也成为了2008年不少陶瓷企业的一个发展趋势。前几年的某某瓷砖或某某陶瓷,这几年都变成某某卫浴。据业内人士透露,卫浴单项产品的利润空间远远超过瓷砖。
    行业之机:俗话说“穷则思变”。在陶瓷卫浴行业也是如此。2008年许多新的概念横空出世,展现了行业应对市场危机的睿智与沉着。
    除了新中源陶瓷“坐飞机买瓷砖”的惊人之举外,东鹏陶瓷推出了陶瓷品牌折扣店的概念。这一新奇的概念一经推出就收到了良好的反馈。而金意陶还玩起了体育营销,当年财大气粗的红塔集团将西班牙皇家马德里引入中国,而几年之后,金意陶也不甘人后,将炙手可热的英格兰切尔西队带到了中国,同时也收纳了一大批粉丝消费者。
    新闻表情:部分陶瓷厂家——窃喜精彩的创意只有少数人才能想得出来,所以当然要偷着乐咯。
    点评:“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投机式发展已经成为历史。现代化的企业要想发展,必须在产品研发、市场推广、营销策划以及企业管理等方面有着综合的实力。这同时也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只有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为自己的发展挣够本钱。
    设计
    冰 设计师收回扣遭质疑

    新闻事件:2008年,有一种常见的家装广告——“免费设计”被本报提上了台面,为什么有些设计是免费的?设计这个行业在中国真的是那么不值钱?
    显然不是,一位在家装行业有着11年经验的设计师告诉记者,“设计尤其是室内设计是一门很专业的工作,要求设计师要掌握广泛的知识,还要具有相当的绘画基础能力,有能力的设计师在整个装饰行业并不是人才济济,而是凤毛麟角。”那么,打着免费设计旗号的家装公司,显然在玩障眼法。
    关于收费,“现阶段国家并没有一个官方的、社会公认的设计师资格等级认证体系,所以要推行设计师分等级收费其实存在难度。”广州市建筑装饰行业协会会长许和铁告诉记者。而关于设计师拿回扣的“潜规则”,对行业而言只能让家装行业越来越混乱,造成公司之间、材料商之间的恶性竞争。
    行业之困:除了家装设计师收费潜规则问题,本年度广州设计界仍有两件事引发了争议与批评,一是“新东方主义”引发的口水战,且不论“东方主义”对于设计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内涵,累赘、浪费、华而不实等诟病可谓说中了设计界的要害。二是王受之等对中国城市的都市化建设盲目、短视的方式提出了质疑,引发思考。
    新闻表情:设计师——惭愧
    缺乏有力的新作品,浮躁之气日显。
    点评:家装设计师和工装设计师或许不是一码事,不管怎么说,设计界近两年缺乏好的作品、无所作为是事实。
    火 软装饰大兴其道
    新闻事件:随着楼市的持续走低、精装修房的比例上升以及集成家具的不断涌现,传统的家装公司在今年遭遇了“寒冬”,业务量比去年平均至少下滑了五六成。而软装也被作为家装公司突破现有发展瓶颈的途径之一。
    据介绍,星艺等传统装饰公司的软装饰设计和传统装修的比例大概是2?8。
    行业之机:2008年,博洛尼启动了名为“从精装房到理想家”的家庭变身大赛,让四位专业精装设计师为消费者出谋划策。借此活动,博洛尼成功推出自家的“精装后”设计师概念。9月份,星艺装饰专门就“陈设设计”召开全国会议,成立“艺术研究中心”,抽出专门的人力筹备,目前正处于整理资料的阶段。
    新闻表情:软装设计师——信心
    点评:如果说硬装修观念太陈旧或有些过时了,那么,软装饰的出现确实令家装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给装饰行业以新鲜感。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良信息举报: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