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家居卖场“跑马圈地” 竞争加速洗牌

无忧装饰建材网 www.51zsjc.com 2011-10-31 来源: 安徽商报 评论 0 条

核心提示:近日,在合肥市东二环附近,一家来自浙江的家居卖场高调开业。据称,该卖场规模达到40万平米,集体引入香港家私品牌,打造全省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品牌最集中的家居卖场。
    近日,一家大型家居卖场在合肥盛装开业,在房地产调控的背景下,家居业并没有“趴窝”,相反,一批外来品牌相继在肥布局,不断刷新城区家居卖场的数量。对于本土卖场和老卖场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冲击,家居市场也将面临重新洗牌。
    近20家卖场挤在城区
    近日,在合肥市东二环附近,一家来自浙江的家居卖场高调开业。据称,该卖场规模达到40万平米,集体引入香港家私品牌,打造全省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品牌最集中的家居卖场。
    而就在一个多月前,长江东路上一家家居卖场,赶在国庆前正式营业,首期经营面积3万平米。宣传称,卖场采取以东莞品牌家具产品为主,推出“前店后厂”的直营终端销售模式,实现“一站式”消费体验。
    随着经济的发展,合肥家居市场成了一块“香饽饽”。短短1年多时间,第六空间、东莞家具城、伊赛特、华东(国际)建材中心、居然之家等家居卖场纷纷入驻。加上本土瑶海、环湖、金太阳等一批早前立足合肥的品牌,整个城区聚集了近20家家居卖场。
    “红海”竞争各用其招
    面对外来家居卖场强大的营销手段和品牌力量,本土以及老卖场面临巨大的挑战,要想在“红海”竞争中抢占市场,必须亮出“杀手锏”。
    曾经以“最大规模”隆重登场的京华国际家居展览中心,日前,被本土一家居品牌收购,按照计划,将于11月“换装”登场,据收购方称,升级后卖场引入部分一线品牌,定位于中高档、中档产品。
    本土国邦集团也有新“动作”,品牌旗下卖场使用统一名称、统一形象,提升整合营销的力度和影响力的深度与广度。
    与此同时,外来品牌也正遭遇“地头蛇”之困,通过渠道、平台和价格优势,打一场硬仗。从促销上可以看出,往年进入十一月,市场活动基本消停,而今年有卖场开展主题活动,打出“满2000最高返1500现金,建材全场5折起”的广告。
    生意清淡商家欲撤场
    虽然卖场是挖空心思赚人气,但是,经过近20家同行的“分羹”,就有卖场“吃不饱”。日前,记者走访了政务区一家卖场,发现有家居经销商因生意不好打算撤柜。
    该卖场经销商帝标家具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店里的家具都以进价出售,因为马上要搬走。“租期是一年,现在到期了,我想把这个店撤掉,来这里买家具的人很少,准备搬到别的卖场。”
    而在家居饰品区,表示撤柜的经销商更多。记者采访时,一家名为“杨家匠”的红木店铺内,工作人员正在往外搬家具,来自福建的店主杨先生说,一年前入驻的,这里人气不好,做了一年,亏了100万。现在准备撤走。
    对于这种情况,卖场管理人员则称,这里有200多个品牌,搬走的只有10家不到,属于正常情况。至于为什么撤场,他说,“有很多原因,而只要租期满了,这些店主都可以撤场。” 
    家居卖场要有“个性”
    近年来,国内房产调控频繁,理论上家居业步入了“冷冻”。众多家居卖场涌入,难免会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
    而且,目前合肥一部分家居卖场实为商业地产项目,以伊赛特、红星美凯龙为例,他们均为平台商,走“买地、建商场、招商、开业”的路线,不参与具体的经营和销售,以收取租金获利。这种模式降低了卖场风险,却提高了经销商的门槛和风险。
    根据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建筑及装潢材料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了47.1%。虽然从消费者口袋里多掏了不少钱,但是刨除价格上涨以及供应量扩大的因素外,并不是所有的卖场都能笑到最后。
    由于家居行业产能过剩,造成供大于求,企业间主要以价格为手段竞争,弱化了创新能力,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合肥家居卖场的增多,平民化和个性化将逐渐分离,从而导致家居企业间的优胜劣。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良信息举报: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