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平方米住房7家房客6个燃气罐
无忧装饰建材网 www.51zsjc.com 2010-5-5 来源: 大连晚报 评论 0 条
这是一处位于甘井子区某小区的出租房。这套出租房很普通,但又绝不平常。说起普通,是因为从户型结构看,该套住房就是个三室两厅的130平方米普通单元房,但其“不平凡”之处在于,三室两厅两卫的空间内,竟然被分割成了7个房间住进13人,甚至连一个卫生间都被改造成了出租房。在这套未曾装修就对外出租的“裸租”住房中,液化气罐有6个,几乎“户均一罐”。而类似这样的“群租”加“裸租”住房,在我市一些小区内还有不少。在采访中发现,这类出租房很容易出现问题,而单纯的取缔和整治手段并不一定能收获最佳效果。 事例 :130平方米“裸租加群租”住进13人 对于家住甘井子区一小区的张先生来说,自己所住单元的这个“群租房”几乎成了楼内的“定时炸弹”。“我们这个单元都是130平方米的三室两厅两卫的户型。这套群租房当时对外进行出租时,我们其他居民谁都没有当回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楼里的陌生面孔越来越多,再仔细一打听,发现这些人竟然都是租住在5楼这户人家的!”张先生告诉记者,按照常理推算:5楼这户人家根本不可能租住这么多房客。但当邻居们借故进入房内后才恍然大悟。“客厅被房主用木板分割成了两个小屋,各放了两张双人床;3间卧室中两间面积不变,一间面积最大且紧邻主卫生间的卧室缩水一块,多出来的面积给了主卫生间,又‘变出’一个房间,加上餐厅又是一个小房间。这套住房居然分割成了 7间出租房,分别租给了7户人家!”张先生无奈的表示,7户住了13人。整套房子仿佛变成了一个“大旅馆”。更令大家感到无奈的是:屋子里几乎每户都有液化气罐,这让同楼的邻居更加担心安全问题。 前日傍晚,来到这个小区。在张先生所住的居民楼内,找到了这套“群租房”。敲了半天门之后,才有一名年轻人打开大门,表示想找房东,年轻人称房东不在,也无法提供联系电话。记者在门口看到,这套出租房内最多的就是“房门”,而整个屋子里也没有进行装修,分隔房间用的三合板还露着板材面。“这套房子一直都是在没装修状态下对外‘裸租’,这样可以减少面积损耗,尽可能让可利用的空间大一些。”一位该楼居民表示。 随后记者联系上该小区所在社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居民们已经多次向社区反映这处群租房的问题。主要意见集中在租客太多影响楼内秩序,液化气罐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等方面。“但是我们对于房东对自己房屋的处置没权进行干涉,只能尽量进行调解。”工作人员表示。 问题 :“群租房”易产生的4方面影响 在采访中发现,类似张先生邻居的这类“群租加裸租”住房在我市并不少见。而由“群租房”引发的卫生、安全、扰民等一系列问题,也成了居民投诉的热点。在中山区一新建小区内的群租房,100平方米的毛坯房被用三合板分割出10个单间,有的房间甚至连窗户都没有,10名房客要共用一个狭小的卫生间。“天气炎热的时候,各个房间里的电风扇、空调一起工作,跳闸断电成了家常便饭。而且因为‘邻居’彼此都是陌生人,平时连上洗手间都要锁门。”曾租住这类住房的杜先生无奈地表示。此外,有些群租房被分隔成十五六个小房间,出租给二十几个人,人均居住面积甚至未到7平方米。更有甚者,有房东在一间14平方米左右的卧室内搭出6张床,都是上下铺,收取每人十元一天的床位费。 而在我市多所高校周边也发现了类似的“群租住房”。在沙河口区一所高校附近记者看到了这样的广告:公寓出租,每月600元。而记者按照广告的指引找到这处公寓后发现,其实这里同样是单元楼内的群租房。房东向记者推荐的房间大小只有7平方米左右,放一张小床和一个简易衣柜后,整个屋子就被塞得满满当当。为了节省空间,小房间的房门也是专门定做的,明显比正常的房门窄小。即使这样,如果打开房门。还是经常堵住其他住客的通道。“我们这里租房的主要是刚刚毕业准备考研或者暂时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这位房东向记者介绍说,这类大学生一般不愿离开母校,而且学校周边的消费相对便宜加上房租低廉,因此这类群租房最受欢迎。此外,群租房的消费群体还包括不少中低收入的打工者以及外来农民工。 受到“欢迎”的群租房在同小区其他住户看来,对他们的正常生活却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家住马栏广场附近的孙女士告诉记者,她家楼上的邻居也把房子“群租”了出去。“因为是没有装修就裸租了出去,所以房间的下水道一直不通畅,而且群租的住客太多,自来水使用频率特别高。我几乎每次进洗手间都能听到楼上的水声。”孙女士说,今年春节过后,楼上的下水道渗漏,造成她家电器被淹,无奈之下她找到房东要求赔偿,但房东却一再推托。此外,还有的群租房所在小区居民反映,群租的住户多数是年轻人。“生活作息时间通常比较晚,有时到大半夜我们都已经睡下了,群租房里还是吵闹不停,这其实就是一种扰民行为。”居民李先生表示。 在采访中发现,由群租引发的纠纷,源于群租造成的四类影响:一是将一间房子切割成若干房间,有可能破坏房子的承重结构;二是一套房子住进十几个人,人多噪音增加,不管是聚众吵闹还是轮流洗澡,都会扰得四邻不安;三是人员数量多、流动性强难免鱼龙混杂,小区的治安状况会受到影响;四是即使群租房客均为遵纪守法高素质人员,人多必然增加小区公共资源的消耗,比如电梯的使用率会大为提高,由此增加的费用分摊到其他业主头上,物业公司收益没有增加,工作量反而大增。 建言 :政策应惠及“群租族” 了解到,除了给邻居们造成的影响之外,“群租房” 内租户多,电线排布混乱,不使用符合消防规定的材料隔离房间,极易发生火灾,是消防安全的一大隐患。 事实上,在国内很多大中型城市,群租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上海出台禁止群租细则,一间房间只能出租给一个家庭且人均面积不得低于5平方米;广州强拆“房中房”并处房主5万到10万元罚款;近日,北京又发出联合整治群租通告,群租房违规隔断须拆除。但是目前,明确针对群租和合租的法律在我国仍是空白。辽宁社和律师事务所的刘红军律师解释说,现行房屋出租管理规定中,只是要求出租人对居住人员建立登记簿,并报送基层管理服务站,对承租方的人数未加限制。同时法律中明确规定在租赁合同附加条款中,“出租人可与承租人在租赁合同中注明:承租方有权转租和分租出租的住房。” 针对群租房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但凡经济条件许可,没有人愿意选择与很多人群居在一个狭小局促的空间里。易宪容认为,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外来人口涌入城市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低收入人群面对高房价,最终选择群租,管理者应当尊重这些人的市场需求。此外,突击取缔和整顿只能暂时“消灭”群租。取缔之后,只要有人口流动、有新毕业的大学生、有低收入的打工族,群租就又会悄悄萌发。 有关专家建议,治理群租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快出台针对群租隐患的法律规定:禁止居民将住房擅自隔开改变房屋使用功能、对水电气热等设施造成影响的行为;明确租房者的最低房屋使用面积;细化对违法者的惩处;规定居民住房出租人数的最高限制。另一方面,根治群租,应制定廉租房政策惠及流动人口,以保护群租族的居住权。比如着手规划建立小面积的廉租公寓,提供给流动人口中的中低收入者居住。 |
- 130平方米住房7家房客6个燃气罐 2010/5/5
- 广州一手宅均价跌破万元 2010/3/5
- 去年省城住宅成交 新房与二手房“平分天下” 2010/3/1
- 新年大扫除扫掉居室四大健康隐患 2010/2/10
- 国土房管局:天津1月楼市呈价升量跌态势 2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