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装饰建材中的保温外墙材料行业突坠寒冬

无忧装饰建材网 www.51zsjc.com 2011-9-7 来源: 天津装修网 评论 0 条

    天津装饰建材中的保温外墙材料行业突坠寒冬
    “现在我们在江浙沪的项目全停了,只有北方的一些项目在做。”上海希尼卡环保节能材料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杨燕告诉本报记者,经过这些年的市场培育,大家都已经广泛认可了聚氨酯的保温性能。但一把火,让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寒冬。
    “11·15”大火之后,江浙沪都严格执行65号文。今年7月,上海市消防委员会首次扩大会议上还再次明确,保证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包括既有建筑节能综合改造工程使用的外保温材料,必须为不燃材料。
    许多江浙沪市场的有机保温材料企业由此步入拐点。仅以希尼卡去年的数据来看:去年销售额就从此前的4000万至5000万元规模,锐减至1500万。“今年的数字可能更不好看”,杨燕说,全行业内有机材料的使用下降了大约60%至70%。
    能够达到A级标准的,只有不燃的岩棉、玻璃棉等无机材料,但它们的市场覆盖面很小。目前中国的建筑设计施工中,90%以上都采用了有机材料。
    杨燕告诉记者,全国目前只有10条生产线生产岩棉,每年产量大约10吨,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现在大家都拿不到货,我们都说,拿到岩棉就等于赚到钱了。”她说,65号文出来之前,国产岩棉大约是200元/立方米,现在已经涨到了700元/立方米。
    但由于无机材料的分子量小,不能形成空腔结构,达不到节能50%的要求,尤其在北方难以做到保温御寒,所以基本上不适用。而相比之下聚氨酯的保温性能就要好得多,杨燕说,公司在北方比如葫芦岛、盘锦、沈阳等地还有项目在做。
    江苏绿源新材料公司副总经理魏建辉也告诉本报记者,岩棉在生产中属于高能耗、高污染的三高产业,不符合国家政策导向。
    杨燕说,如果目前这种不明朗状态再持续半年,企业还能支撑,但再拖下去就难说了。“11·15”大火后,杨燕已经看着自己身边不少小规模的同行或倒闭或转行。“就是从大火后市场一下子萧条了,年后更加明显。这个行业门槛低,技术、资金都不足以抵抗大的风险,很多小企业一年可能就做几个项目,或者靠某一个项目翻身。所以一旦有问题也就一下子死了。”
    不仅是企业倒闭转行,不少工地也已经停工。“在江浙沪,我们了解到的,客户要么观望,实在避不过去非要上项目的,就改用无机材料,北方则使用B1级的聚氨酯材料。”杨燕说。
    而已经施工的,也在担心是否能通过消防验收。此前就有媒体报道,青海一些学校,在2010年10月左右开工建设,外墙保温是按照当时46号文要求进行的设计审批。然而等学校今年进入消防验收时,已经不能满足新出65号文的A级保温材料要求。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良信息举报: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