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开“公司” 装修工多是本地人

无忧装饰建材网 www.51zsjc.com 2011-1-10 来源: 潍坊传媒网 评论 0 条

    ◎在路上揽活是因这儿自由,而且找不到专门劳务市场
    ◎多数人愿意打短工,这样即使雇主不付钱也损失不多
    ◎打工者形成行规:报工钱按行情,不能乱降价或拆台

    这里就像是一个自发形成的公司,每天都会有人来上班,但公司里没有老板,每天都可能会有新面孔加入进来。面对一个挣钱的机会,他们往往一拥而上,在潜移默化形成的规则下竞争,博取工作的机会。这个“公司”大多数市民都见过,但似乎又并不熟悉,它就是我们俗称的马路劳务市场。1月8日,记者探访市区内多处这样的劳务市场,与打工者零距离接触,听取了他们的酸甜苦辣。
    路边开“公司”装修工多是本地人
    站在马路边,一块牌子放在脚下,牌子上面写着“木工”、“包门”、“吊顶”等字样,无论酷暑严寒,他们坚守在路边,等待着干活的机会,这部分打工者被人称呼为“装修游击队”。1月8日早上7时许,记者来到奎文区福寿东街与虞河路交叉口西北侧的路边,和几名在这儿等活的装修工人聊了起来。
    “我们这里就像个公司,每天一早来这里报道,有活就出去干,没活就靠着,下午到点就下班回家了。”家住虞河路邢石村的老王向记者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老王今年五十出头,干装修已经十多年了,站在街头揽零活是他维持生计的主要手段。和他一样的人在这个地点最多时有二十多个,绝大部分人是潍坊本地人,家住在近郊或市区。
    如果说游走在各个城市间的打工者是“候鸟”的话,那他们属于在一个地方筑巢的“家燕”,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说起在路边等活,老王说,等活需要耐得住寂寞,讲究的是“练摊”的功夫。只要有人来询问,他们便想办法游说,口头上初步达成协议后,便收拾东西跟雇主去施工现场准备开工。
    当问及干活之前会不会立合同或者书面约定时,老王和现场其他几名打工者都纷纷表示没有那个“习惯”,其原因就是他们干的活大都是一些零敲碎打的小工程,雇佣他们的人也不会专门提这个要求。至于工钱的问题,他们表示这是个“良心买卖”,曾有人遇到过干完活不给钱的人,但那是极少数的个例,只好自认倒霉。
    “多大的面积?你给的价俺干不着。”采访中,一辆越野车停在路边,下来了一个中年男子。装修工人纷纷凑了上去,一番讨价还价后,这名男子开的价格没有达到装修工人的预期,他们又纷纷四散开去。
    随后,老王对记者说,他的孩子在成都上大二,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每年不菲的学费是家里的头等大事。等儿子毕业参加工作,他又得考虑孩子的结婚买房等一系列的问题了。
    等活卖力气工具在身边随时出发
    上午8时许,记者来到高新区东方路与梨园街交叉口,不少农民工三五成群地站在路边等活。
    “原来的市场哪里去了,怎么只剩下牌子了?”记者和一个站在“开发区三官庙劳务市场”牌子下的打工者聊了起来。他告诉记者,他听说原本这里有个挺规范的劳务市场,但不知是何种原因,院子里的劳务市场被拆了,目前只剩下一个牌子立在门口。
    “你需要干什么活的?”所有路边劳务市场都是一样,只要有看上去像是雇佣者的人走来,马上就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工人围拢上来。和记者说话的那名打工者话还没说完,便随着人群迅速凑了上去,生怕自己错过机会。
    这些打工者和路边等活的装修工人又有着不同的地方,他们多以纯体力劳动来换取报酬,不论是轻活、重活,只要是能在他们的接受范围之内,再加上满意的报酬,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和雇主一起上车奔向劳动场所。同时,大多数人都是自带工具,铁锨、镐头绑在电动车上,手里拿着工具的人比比皆是。
    来自坊子的刘星亮对记者说,他和几个同村人在这里等活已经有段时间了。由于家里已经没有了地,又没什么经济来源,他们只得出来打打散工。这里的大部分农民工境况都和他相似。
    打工者王树立说,不是每天都有那么多活,如果运气好,又有适合自己的工种,一月下来也能赚到一千多元,要是运气不好,可能就是十几天在这“晒着”。选择在这里等活的原因,他说:“这里比较自由,而且有熟人,有活就干,没活就聊天。”
    当记者问起为什么不选择去正规的人力资源市场找工作时,王树立低下头笑着说:“那些专业的劳动力市场,不是要有学历就是要年轻、有技术的,不太适合我们这些种田出身的农民工。”
    他向记者解释,那些需要有人出大力的雇主,也很少到人力资源市场去找人。正因如此,人力资源市场没有了农民工的“市场”,所以他和伙伴们就选择了路边劳务市场。
    希望打短工一天一结账以免受骗
    最后,记者来到了宝通街白浪河桥附近,在桥东侧路北聚集着上百名打工者等机会。
    “你们不会担心因为没有保障而被骗吗?”面对记者的疑问,打工者们摇摇头说:“哪能?!都是一天一结账,你不给钱,我不干就完了,没法骗。”
    他们介绍说,由于这里不是正规劳务市场,用工双方多是口头协议,每天的工资下午收工的时候雇主就会结清,所以拖欠工资的事情一般不会发生。不过,如果真被雇主欺骗或拖欠工资,他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许多农民工甚至不愿意干“长活儿”,他们的想法是:“打短工就算被骗,也骗不了太多钱。”所以即便是工作不稳定,经常挨冻找不到活干,多数农民工仍愿选择留在马路劳务市场。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手头有技术的比做小工的工钱要高。比如在建筑工地上,砌砖、贴地板、装水电、搞粉刷、涂油漆等需一定技术的工种,日工资都在100元以上;那些承包单位或私人的房子搞装修的技术工,工资则更高,都是以房子的面积来计算费用的。
    但无论是技术工还是出力工,工钱都是有行情的。他们出去干活时,都会事先谈好工钱,钱少了就不做,这样就起到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效果。不允许哪个人随便降价或者拆台,因为如果不讲行规不论行情,都争着报低价抢生意,最终吃亏的还是打工者自己。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良信息举报: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