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米长陶瓷壁画亮相福州白塔寺

无忧装饰建材网 www.51zsjc.com 2010-9-16 来源: 海峡都市报 评论 0 条


巴西花梨木大门

    “这两扇门太壮观了,单体面积如此之大,纹理也很好,肯定非常名贵,与古寺气质非常匹配!”昨日,在海都网海角社区中,“妒忌梦想”网友发帖,晒出了福州白塔寺新近落成的两扇大门照片,一时引发多名网友围观。昨日获悉,这两扇大门为进口巴西花梨木,是此次白塔寺修缮工程一大亮点。目前寺院主体建筑修缮工程已完工,进入内部装修阶段,明年3月前后,修缮一新的白塔寺有望向市民完全开放。
    俗称的白塔寺在于山脚下,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塔的附属建筑,真正的“学名”为定光古寺、定光塔寺。2007年,按白塔寺原有规制进行落架大修。寺院为一组仿明清建筑群,有天王殿、华严殿、法雨堂三大主殿,同时配建有方丈室、斋堂、客堂以及综合楼,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
    网友指的木门即为天王殿大门,一扇门的宽度为1.5米左右,厚度在15厘米上下。“是一整棵大树买过来的,除制作大门外,还切出一大块作为佛殿供台。”白塔寺相关负责人介绍,巴西花梨木木质坚实,给人文静、柔和的感觉,与寺院庄严、肃静的气质非常相符。据悉,进口的这株巴西花梨木树龄在千年以上。
    天王殿大门还将上漆装饰。在大门旁还有鼓山涌泉寺方丈普法大师所题的楹联:陶“塔石塔白塔同宗圣箭,鼓山乌山于山不二法门”,表明了于山白塔寺与鼓山涌泉寺的法缘关系。目前,于山白塔及乌山石塔均为涌泉寺管理。


  于山白塔又名“定光多宝塔”

两百多米长的陶瓷贴画

    陶瓷画卷 景德镇史上最长
    跨过天王殿即来到了华严殿,庭院两侧廊庑的墙壁上,新镶嵌了200多米长的景德镇青花陶瓷壁画《佛陀应化事迹》。白塔寺妙行法师说,壁画依鼓山涌泉寺收藏的清光绪年间所刻的《佛陀应化事迹》进行烧制,200多米的长度是景德镇至今所作的最长陶瓷画卷。
    此外,法雨堂前放生池中加装了喷水设备,池边月台上原趴有一对大石龟,后一只被损毁,如今又补刻一只,分置两旁。
    各殿堂木雕精致,法雨堂中柱联多为高僧题写。妙行法师说,下一阶段将喷漆、搭佛台、安装佛像,预计还需半年左右工期。
    □历史钩沉
    先有塔再有寺院 均为闽王所建

    据悉,白塔又名“定光多宝塔”,矗立在于山之麓,与乌山乌塔相对。为唐天祐元年(904年),闽王王审知为报父兄教养之恩而建。相传开塔基时发现一颗宝珠,故名“定光多宝塔”。白塔原是一座高41米的内砌砖轴、外围木构的七层八角楼阁式砖木塔。明嘉靖十三年,毁于一场雷火。现存的塔是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改建的,外敷白灰,故名白塔。白塔2007年启动修缮,目前已完工,但与乌塔、西禅寺报恩塔一样不开放。
    白塔建好的第二年,即唐天祐二年(905年)由闽王王审知创建,因塔得寺名,后曾改名“万岁寺”。
    白塔寺中最著名的当数法雨堂,是人们为纪念后梁时寺僧义收而建的。传说五代后梁贞明元年(915年),福州久旱无雨,游方僧义收到白塔寺祈雨,积柴自焚,随着火焰升起,大雨骤降,义收安然从火中走下。法雨堂在清朝时曾作为福建船政学堂的校舍,当时严复曾在此读书。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良信息举报: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