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主张完全用青瓷做建材改造沪上小镇

无忧装饰建材网 www.51zsjc.com 2010-11-17 来源: 东方早报 评论 0 条

    “智造”体现中国陶瓷转型焦虑
    “素坯勾勒”、“笔锋浓转淡”等《青花瓷》的歌词,曾将无数人引入对中国陶瓷的古典想象。这种符号式的吟诵,将陶瓷推向了绝美虚幻、面目模糊的云端。而11月11日到14日,在上海世贸商城举办的“2010上海国际陶瓷生活艺术博览会”,将提供一个真正进入陶瓷艺术的入口。在这几天中,陶瓷褪去了文化想象的外衣,显露出作为文化遗产和文化产业的坚硬现实。
    如何“创造陶瓷的全新语言”
    “中国陶瓷需要产业升级”,所以需要“中国智造”。“我们很多陶瓷艺术家的工艺水准相当高超”,今年夏天在巴黎举行的一场当代龙泉青瓷展览上,西方人就对当代龙泉青瓷的工艺赞不绝口,认为那些作品很完美地继承了中国古代的工艺水准和美学高度。但这是不是就应该成为中国瓷器的出路呢?葛千涛认为,就文化层面而言,两宋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代。但那样的孕育瓷器美学的时代,已经无法回返,作为文明遗产的古瓷器也已被高悬。当代瓷器再去追求历史荣耀,已经失去了意义。因此,还是应该思考如何在今天的时代中创造陶瓷的全新语言。
    在第一届陶博会的研讨活动中,一位建筑师曾经提出了一个相当惊人的建筑方案。他主张完全用青瓷为建筑原料,改造上海郊县的一个小镇。从文化意义上而言,这个方案应该不具备可行性。葛千涛认为,这个方案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想像力。即陶瓷作为中国特有的材质,进入未来中国的空间营造之中。而且,“在技术上完全具备可能”。今天的陶瓷,早已不是一套茶盏、一个花瓶。参观过第一届陶博会的人应该还记得,陶瓷已经是一个涵盖了艺术品、时尚设计、建材、高新技术材料等诸多领域的产业。葛千涛希望将来能成立一个机构,专门对陶瓷这种材料进行探索和创新。就像高分子技术,就像纳米技术,当一种材质,“在技术上始终在更新换代,它本体上就具备了宽广的可塑性和创造性”。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良信息举报: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