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访京城纱门窗市场 良莠不齐难以选择
无忧装饰建材网 www.51zsjc.com 2009-7-10 来源: 北京晚报 评论 0 条
核心提示:纱窗、纱门由于使用的季节性比较强,因此人们往往在夏季才会想起它们的存在。最近,被一些关于纱窗和纱门问题所困扰的消费者逐渐多了起来,随即带着消费者的问题,对北京的纱窗、纱门市场进行了一次调研。
纱窗、纱门是人们居家生活中既重要,又容易被忽视的部分。由于使用的季节性比较强,因此人们往往在夏季才会想起它们的存在。最近,被一些关于纱窗和纱门问题所困扰的消费者逐渐多了起来,笔者随即带着消费者的问题,对北京的纱窗、纱门市场进行了一次调研。 样品展示难窥全貌产品选择余地不大 在一家大型家居建材卖场,笔者找到了销售门窗的展区,然而在展区中走了一圈,笔者发现所有的店面展出销售的都是塑钢门窗,并没有见到纱窗、纱门的踪迹。 随即走进一家店面,询问是否有纱门销售?店员表示有,并且指着店内一角靠墙摆放的一个小“道具”给笔者看。那是一个高约40厘米,宽约30厘米的微型窗框,上面正反两面展示着两扇微型纱门。笔者尝试推拉了一下纱门,由于尺寸小,而且并没有固定在墙上,纱门给人的感觉很不牢固,推拉也不顺畅。当笔者询问是否有实际大小的样品时,得到了否定的回答。在其它店面,笔者发现虽然几乎所有的店面都销售纱窗、纱门,但样品却毫无例外都是微型的,令人很难直观感受到产品的实际安装效果和使用效果。 一位店员告诉了笔者这其中的原因:“我们这些店都是塑钢门窗厂家的,我们本身不做纱窗、纱门。纱窗、纱门厂家只是把他们的样品放在我们这里展示,这里又不是他们的专营店,所以样品都是小的,基本不占用店面的地方。” 对于纱窗、纱门这类体验性较强的商品来说,消费者在购买前都希望能够体验到产品的真实安装效果和使用效果,只提供给消费者一个“迷你样本”,显然不能够令顾客满意。 除了样品展示不够充分外,笔者发现纱窗、纱门的款式也极其有限。一位店员告诉笔者;“纱窗、纱门本来款型就很少,框架都大同小异,要么平开,要么推拉;纱有的是可折叠的,有的是不可折叠的。没有别的款式了。” 价格差异明显质量差别不大? 虽然纱窗、纱门的款式都大同小异,但在价格上的差异却十分巨大。单就纱门来说,在逛了几家家居建材卖场和超市之后,笔者发现,最便宜的纱门报价是150元一延米,而且商家暗示如果不止购买一个,还可以请示公司,再进行优惠。不过,价格昂贵的纱门也不在少数,640元、880元、甚至上千元一延米的产品也能在市场上见到。而在北五环外的一些路边小建材店中,想买到100元左右一延米的纱门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一般来说,产品价格上的巨大差异一般都会体现在品牌、产品质量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在某卖场的一家店面中,有两款看起来十分相似的纱门,一款是170元一延米,一款则是240元一延米。当笔者询问其中的差别时,店员表示,这是由于品牌的差异。“便宜的是国内中档品牌,贵的是台湾知名品牌。” 当问及“价格差异是不是因为产品用料不同”时,店员说出了耐人寻味的话:“其实铝合金的厚度都差不多,用纱的质量也差不多,主要还是牌子不一样。这就和衣服是一个道理——一件T恤,大牌子肯定贵,小牌子肯定便宜,你说质量能差多少?” 在另一家卖场的店面中,当笔者询问为何有的纱门要五六百元一延米,有的才一百多元一延米时,店员这样告诉笔者:“那是因为店面不一样。店要是开在高档的地方,店面开支大,价格肯定也会高。我们这个产品在高档卖场也有店面,不过他们那里的价位比我们这里高多了,其实产品质量都是一样的。” 不过在调查中,多数销售者还是表示,产品质量肯定会在价格上有所体现。比如,大品牌的纱门在生产过程中,一个弹簧的成本可能就要2元钱左右,而一些小品牌用几毛钱的弹簧是很常见的。这些成本上的差异肯定会在销售价格上有所体现,也必然会造成产品质量的差别——优秀的纱窗、纱门能保证十年的使用寿命,甚至更长,而低劣产品可能只用一两年就框架变形或是关键零部件损坏了。 在售后服务方面,选择大品牌的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肯定会更有保障。一般来说,规范厂家都会给予消费者三年质保的承诺,而如果消费者购买了小厂家的产品,很可能会遭遇到门窗出了问题,却已然找不到该厂家销售点的困境。 收费标准不够人性化“额外支出”令人苦恼 在消费者对于纱窗、纱门的各类问题中,笔者发现不少消费者都对目前的纱门收费标准存在质疑,认为不够人性化。 目前市场中纱门的销售都是按照延米来收费的——比如某厂家纱门的销售价格是150元一延米,业主家需要的纱门如果有2米高,就要付300元,如果门有2.5米高,就要付375元,依此类推。不过,商家对于纱门的宽度是有要求的,就是以“一米”为界,宽度超过一米需要加钱,或者安装两扇门;如果在一米之内,无论业主家的门具体宽度是50厘米还是70厘米,都必须按照150元一延米来计算。 有些消费者表示,自己家的门明明没有达到一米的宽度,却仍然要按照一米的宽度来交费,商家针对消费者的这种“少交了要补,多交了却不退”的做法实在有些不合理。现在大多数人家的纱门宽度都不会超过一米,顶多在七八十厘米左右,厂家实行“一刀切”,对于那些家里纱门宽度较窄的业主来说就很不划算了。如果商家能够按照平方米来收费,也就是根据业主家纱门的具体面积来收费将会显得更加人性化。 除了对纱门的收费标准存在不满之外,一些消费者也反映出另一个令人苦恼的问题——额外费用。 许女士前不久刚刚购买安装了一扇新纱门,但是其中的两项额外支出令她觉得很不愉快。许女士告诉笔者,在购买纱门时,所有事项都已经和商家谈妥,商家也一再表示没有其它费用了,然而在给许女士填写订单的时候,商家在未与许女士商量的情况下,却在订单上额外加上“另加运费100元”。这令许女士非常不满。在强烈要求下,许女士得以与该厂家相关负责人电话协议,然而商家却坚持“当客户订货金额不满500元时,必须增添运费。”经过一再协商,商家最终同意将运费降低为50元。“虽然说运费降低了一半,但还是让人觉得心里憋屈。” 然而,令许女士感到心里憋屈的事情还不只这一件。在工人上门安装纱门的当天,许女士接到了工人打来的电话,告知许女士还要再另外购买加固条,一米的加固条是40元,按照许女士家的情况,需要买2米。也就是说,当工人上门安装纱门时,许女士还要当场付给工人80元钱。 当许女士表示不愿购买时,工人也没有强人所难,而是一再描述如果不安装加固条,纱门未来的使用寿命会如何受到影响等等。由于听了这些不知是危言耸听,还是好心劝慰的话,许女士最终妥协了。如今,看着门框边上那80元的加固条,许女士心里总有种被人忽悠了的感觉。“本来安装新纱门应该是件高兴事,可是一再出现的额外费用让人感到特别厌烦。” 以旧换新难以实现“免费维修”是否可靠? 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之前案例中杨小姐所期盼的“以旧换新”业务目前并没有在市场中展开。有的商家表示,“如果纱窗、纱门有部分损坏,我们可以派工人去看看,如果能修好就修,修不好就只能更换新的。以旧换新业务是没有的。” 而上文案例中的包先生,由于在市场上没有找到满意的纱门,因此打算找人对原有纱门进行维修。巧合的是,前些天,包先生在楼道里看到了一张由某纱窗公司张贴的“温馨提示”,称公司应小区物业邀请,在小区内进行免费的纱窗、纱门维修等活动。包先生立刻拨打了联系人电话,并预约工人上门维修。然而工人在进行了简单的查看之后,表示包先生家的纱门已经无法维修了,只能拆掉更换新的,同时开始向包先生介绍现在购买他们公司的产品有何种优惠等等。当时,包先生并未给予明确答复。 在之后的几天里,包先生向邻居们了解到,不少人都预约了这种免费维修业务,但是纱门、纱窗真正被免费维修好的却少之又少。大部分情况下,工人都表示纱门、纱窗难以维修到原来的程度,建议业主更换新产品。也有业主被工人推荐的优惠更换活动所吸引,购买了新纱门和纱窗。 原本对“免费维修”活动抱有很大希望和期待的包先生觉得,这种所谓的免费维修业务实在有种“变相推销”的性质。“以免费维修为借口,上门来推销产品,这种做法会令消费者感到不舒服。” 良莠不齐缺乏规范百姓还需擦亮双眼 据了解,由于纱门、纱窗属于建筑门窗的附件产品,它们的功能性比较单一,无法单独出现在建筑工程中,因此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在产品质量、市场规范等方面也容易被忽视。 由于目前市场上的纱窗、纱门厂家良莠不齐,产品价格、质量差别较大,行业又缺乏相关标准的引导和规范,因此,消费者在购买纱窗、纱门的时候,还需要擦亮双眼,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掌握一些挑选技巧。比如看网孔大小是否均匀,纱质粗细是否一致,边框材质厚度是否能达到1毫米以上等等。 |
- 时尚木窗走俏 靓丽门窗为装修添彩(图) 2009/7/10
- 暗访京城纱门窗市场 良莠不齐难以选择 2009/7/10
- 强调节能 青海危房改造中强调门窗结构 2009/7/7
- 门窗业下一块蛋糕 最具潜力的农村市场 2009/7/6
- 福州门窗二季度质检 产品合格率85.7% 200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