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无电照明 广西仫佬山村吹灭煤油灯

无忧装饰建材网 www.51zsjc.com 2009-5-22 来源: 新华网 评论 0 条

核心提示:有了大电网供电,告别了煤油灯、“涨水灯”,罗城仫佬山乡群众展开了崭新的生活画卷:电饭煲、彩电、电冰箱、粉碎机、打米机、铡草机等家用电器逐渐走入山山峁峁的普通人家,山村的夜晚变得明亮而多彩。
    “我们家祖祖辈辈住在山里,到现在已有五代人了。今天,我们能够用上电灯,看到电视,真是做梦都想不到!”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宝坛乡瑶行山,85岁的老奶奶韦莲花在家门口笑得合
    不拢嘴:以前只看别人用电灯照明,现在她家每个房间都装上了照明电灯,比过去的煤油灯明亮、安全多了。
    瑶行山是罗城县宝坛乡最边远的一个小山村,共有40多户人家,户与户之间相隔比较远,很多时候同一个屯的两户人家要串个门还得走上一个多小时。电业部门千方百计克服施工难题,用15天时间安装了7个台区,使得当地500多人告别了用煤油点灯照明的日子。
    罗城地处广西九万大山边缘,是我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条件的限制,农村用电难等问题十分突出,全县总人口35.48万,历经前几年农网改造后仍有145个自然屯4050户1.7万余名群众的生产生活用电难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
    2007年罗城启动无电户通电工程,共投资2600多万元,新增了145个10千伏配电台区。由于山高路远,电业部门为确保物资到位,只有通过马匹把物资运送到村屯,使得全面消灭“无电户”工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截至5月中旬,罗城县145个自然屯最后的4050户“无电户”已全部用上电灯。
    与煤油灯一同走入历史的还有一种本地人俗称的“涨水灯”。仫佬族人多住在山区或半山区,依山傍水建立村落,枯水季节用煤油灯,汛期丰水就用“涨水灯”,实际上就是一种微型水电。80多岁的村民卢寿刚说,这“涨水灯”只能在丰水时发电,功率往往只有几十瓦,仅够点几盏灯,一些农户尽管买了电视、小机械,但通常都因为电力不足而无法使用。
    有了大电网供电,告别了煤油灯、“涨水灯”,罗城仫佬山乡群众展开了崭新的生活画卷:电饭煲、彩电、电冰箱、粉碎机、打米机、铡草机等家用电器逐渐走入山山峁峁的普通人家,山村的夜晚变得明亮而多彩。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良信息举报: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