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咱不干 政府不为企业参展埋单

无忧装饰建材网 www.51zsjc.com 2009-3-19 来源: 陶瓷视界 评论 0 条

核心提示:两会期间,上至中央领导,下到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如何扶持企业发展壮大。与此同时,国家各级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企业减税、减费、贷款优惠、资金扶持等系列政策。
    近日,潮州陶瓷产区相关主管部门为鼓励企业走出去,积极打造潮州陶瓷品牌,特地组织企业参加近期举行的一个陶瓷展会,并出台鼓励措施:为每家参展企业支付一半的展位费用。但遗憾的是,很多接到参展通知的企业对此并不怎么热心。据潮州一家颇有名气的陶瓷企业老总反映,他们并不是不想参加展会,也不是不领政府这份好意,但他们觉得这个展会无论对企业销售还是对品牌宣传,作用都不大。该老总透露,他们企业上届也参加了该展会,但是现场的专业买家并不多,而且海外买家多来自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采购量有限,欧美等地有大单采购的买家则非常少,参展后他的企业也没有接到一张跟该展会有关的订单,投入与产出差距太大。
    事实上,在全国其它陶瓷产区,热衷举办陶瓷展会的并不少,四川夹江、江西景德镇等地方政府,都在探讨或论证陶瓷展会的可行性和对当地陶瓷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在经济危机下,保民生就要保就业,而保就业就要靠各大企业的发展壮大。两会期间,上至中央领导,下到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如何扶持企业发展壮大。与此同时,国家各级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企业减税、减费、贷款优惠、资金扶持等系列政策。
    其实,企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销售。看着企业产品销售不畅,产区政府也很着急,积极为企业谋划出路的初衷值得肯定。但是展会能不能给企业带来订单也是值得认真研究、考虑的问题。
    当地政府虽然积极承担企业的一半展位费用,但这并不是企业参展的目的。企业参加展会目的很明确:获得订单。如果能够接获成交额不菲的订单,即使投入再多,企业也是愿意拿出经费来的。这也是一些企业动辄在一些展会上投入上百万元的原因。因为顺利签下一定量的订单后,自有买家为企业的参展花费埋单。
    潮州企业不热衷这场展会,实质上反映的是企业找不到为参展埋单的买家。相关主管部门好心不一定做了“好事”。
    企业乐意参展,是因为展会搭建了一个买家与卖家相互接触的平台,能够短时间内积累客户群,甚至接到一批企业亟需的订单。但如果展会买家数量少、采购量小,企业参展的目的就很难实现。就算政府愿意拿出部分参展费用,企业也不见得会领情。加上政府的这一措施带有官方色彩,企业会有被“赶上架”的感觉,甚至会质疑政府与展会主办方间存在利益输送关系。
    毋庸置疑,展会对企业拿订单、开发渠道有一定帮助。但是展会频繁、买家定位接近,必然会对优秀的国际买家资源进行分流,展会的“含金量”也将大打折扣,企业参展成本也是居高不下。目前陶瓷行业大大小小相关展会十几个,企业不可能每个都参加,特别是企业在资金、人力等资源都有限的情况下,每一分投入都要投在刀刃上。
    尤其是今年,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的大环境下,国际市场对产品消费需求大量减少,国际买家势必削减采购量。虽有消息称欧美国家陶瓷企业大量倒闭给中国企业带来机会,但是总需求量减少、贸易壁垒加大,国内陶瓷企业是否会因此带来超过往年销量的订单,目前还不得而知。
    国内市场方面,目前全国各地市场销售还比较低迷,很多商家的销售同比下降一半以上,商家或减少经营面积、或裁减员工,不断压缩经营成本,部分经销商在接受调查时表示,到展会参观及下订单的可能性不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把参展需求集中到买家资源优秀的展会不失为明智之举。据了解,潮州、佛山的不少企业都在积极准备参加在上海举办的专业展会,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则预备参加国外的名牌展会。
    毕竟,企业参展不是为赶集凑热闹,而是为了销售产品。
    如此看来,政府与其为企业参展埋单,“费力不讨好”,不如把宝贵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帮助企业建设渠道基础上,为企业减负,让其轻松上阵,按市场规律行事,“把上帝的给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地方政府千万别干那种吃力不讨好、剃头挑子一头热的事。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良信息举报:0531锛�67685551] [投诉建议]

鍒嗕韩鍒帮細

鍒嗕韩鍒帮細 鍏抽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