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104亿巨资补贴家电下乡 将拉动消费9200亿

无忧装饰建材网 www.51zsjc.com 2009-2-5 来源: 西部网 评论 0 条

核心提示:2009年2月1日,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家电下乡”,实施时间暂定为4年。据预测,今年财政补贴家电下乡资金将达到104亿元,累计拉动消费9200亿元,放大农村近7倍的购买力。

    从2月1日起,“家电下乡”开始在全国推广。享受补贴的产品,也从过去的彩电、冰箱、手机和洗衣机新添了摩托车、计算机、热水器和空调4类,它们同样享受国家13%的补贴。各个省市可以根据各地区不同的需求在这4类产品中选择两个进行推广。
    据商务部和财政部预测,今年财政补贴家电下乡资金将达到104亿元,累计拉动消费9200亿元,放大农村近7倍的购买力。2008年12月1日,第二批“家电下乡”全面启动,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中标企业的补贴类产品,可领回相当于产品价格13%的现金补贴。2009年2月1日,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家电下乡”,实施时间暂定为4年。


“家电下乡”产品被放在店门前显著位置

    在金融危机,城乡差距显著的情况下,“家电下乡”无疑是温暖各方的,同时也被国家视为拉动内需的一剂强心针。对于在金融危机中风雨飘摇的国内家电企业,以及想买而买不起那象征小康生活的家电产品的农民们,政府在“家电下乡”政策中所给予的巨大补贴,无疑像天上掉馅饼一样诱人而美丽。
    然而奇怪的是,这个听起来像财神发钱一样的政策,老百姓似乎并不怎么领情。
    政府:漂亮而难做的“馅饼”
    各级政府在推广这项政策上可谓下足了功夫。
    2008年12月8日全省家电下乡工作会议在西安临潼召开。
    12月16日,省商务厅、财政厅和咸阳市人民政府共同在咸阳市人民广场举行陕西省及咸阳市家电下乡启动仪式。
    2009年1月8日景俊海副省长检查西安市长安区“家电下乡”工作。
    在延安市的各个电器销售店,人们很容易感受到国家要让家电下乡去的决心。在当地商务机构号召下,生产商们不仅将宣传条幅挂在门口,“走”在街上,路人手中还经常能被塞上不少宣传小彩页。商务局的负责人还热情的对记者介绍到,他们打算在过年期间,联系邮局为当地老百姓发送印有“家电下乡”宣传信息的贺卡。
    为了送出这份给老百姓的“人情”政府费尽了心思,当然也遇到不少现实困难。
    技术上的问题是,对于一些在乡镇上的销售点,老板不会用电脑,于是乎数据录入成了现实困难。数据不录入,财政部门看不到销售信息,农民就难以领到补贴。延安市商务局市场科郭磊这样对记者说。
    现实的问题也不少。涉及“家电下乡”的几个主要部门,商务部门、财政部门以及商家缺少联动。甚至在为“家电下乡”专门设置的网站上,一些重要的数据也是各算各的账,不能有效沟通。其余诸如体制不顺、经费不足、人员少和设施落后等问题更是一件连一件。
    当然最最让政府挠头的是,这么好的政策为何没有出现老百姓奔走相告,积极购买的局面。延安市商务局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9 年1月13日共销售184台,金额184045元。这样的业绩肯定无法称作“ 开门红”。
    家电下乡承载了太多的期许。根据官方测算,家电下乡4年,可实现家电下乡产品销售4.8亿台,销售金额6200亿元,增加其他消费性支出3000亿元,累计可拉动消费9200亿元。陕西相关媒体的报道是,预计拉动消费160亿元。
    然而,农民为何没有好好接着政府精心烹制的“馅饼”?他们有自己的道理。
    农民:俺们只买需要的
    “俺们需要啥,就买啥。政府就是给补贴,不需要也不会买!” 家住延安姚店的张大爷这样说。儿子年底结婚,他预备买一台电视,但是他并不打算因为家电下乡的补贴,再添置像冰箱这样在陕北地区并不太实用的家电。“俺们这里冬天长,冰箱一年要闲大半年,没用! ”农民的话真朴而实在。事实上,这种按需购买家电的习惯,适用于整个中国农村。在中国并不富裕的农村,农民是不会因为几百元的补贴买一个“样子货”的。
    有报道说,按照9200亿元测算,相当于7.37亿农民每人在未来4 年将支出1200元用于家电消费,而目前我国农民年均收入也仅有4140 元。农民每年的收入在用于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支出后,已经所剩无几,甚至有的还入不敷出。政府看来高估了中国农民的购买力。
    对于陕西这个农业大省而言,将农村家电经销网点变成生产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不断高升的电价、有线电视费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买得起、用不起”的担忧也是让消费者踯躅不前的拦路虎。如果这时候能增加配套的扶持补贴政策,实际上是变相增加农民的收入,就能很好解决农民“用不起”的问题。
    今年,陕西大多数农民家庭收入并不富裕。在陕北,像洛川、黄陵等依托苹果生产的南六县,果价一路下滑,最低到二三角钱一斤,许多苹果甚至无人摘收烂在了地里。而北部几个县,贫富区别较大的现实造成的事实是,有钱人不会在意政府补贴,农民手里的钱又得掐算着过,为了补贴而突然购置大件家电显然不切实际。这就让“家电下乡”最初“惠农”的原意变得很尴尬,不买怎么享受优惠?
    中国还难以改变既有的收入分配体系,农民增收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让农民“超前消费”,政府就要付出更多的智慧与耐心。
    企业:馅饼诱惑下的躁动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对他的员工说:“台风来了猪都会飞。”事实上,很多面临出口困境的家电企业都把政府的家电下乡政策当做一次直上九天的台风,想乘着这个台风当一次会飞的富贵猪。
    “家电下乡”为家电制造商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前景。据统计,农村每种家电普及率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增加250多万件的需求。而调研显示,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手机等家电产品的农村普及率仅为城市的20%,其中彩电普及率为37%,冰箱普及率为22.5%,而手机普及率只有5%。
    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农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家电下乡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从而吹响高歌猛进拉动内需提振经济的号角。一些企业甚至认为如果不能进入家电下乡的名单中,他们有可能退出家电市场。伴随着对“家电下乡”这个“大馅饼”的争夺,种种喧哗与躁动相继上演。
    陕西省商务厅和延安市商务局的负责人在介绍家电下乡的情况时,都提到货物不全的问题。有业内人士认为,货物不齐,一种原因可能是个别中标企业为“家电下乡”而专门建立的流水线还未实现大批量生产;另一种原因是个别销售网点有先售空库存,后售中标产品的打算。
    “我们还有许多库存,如果进太多家电下乡产品。这些就要积压了。开店是要赚钱的!”延安市宝塔区一个经营户这样说。
    一边厢有备案资格的销售店瞻前顾后,一边厢很多未中标企业或未中标产品却做起了“家电下乡”的文章,与真正的家电下乡产品争抢着市场。
    “有的企业也模仿起了家电下乡政策,要求消费者提供储蓄账号,企业自己向消费者提供补贴。”而另一种方式则更加简单。记者在不少销售网点看到,不少非中标企业的非中标产品索性打出了“直降13 %”的招牌,有的经销商则采取全场直降的宣传策略。
    事实上,家电下乡的政策对于普通农民是非常复杂的。根据政策规定,购买人到当地财政机关申报补贴时,必须提供购买产品的发票原件及复印件、居民身份证原件、户口簿原件或公安户籍管理部门出具的证明、补贴类家电产品专用标识卡等材料。财政机关审核以后,会在15天内将补贴资金直接划拨到购买人的储蓄存折。而“山寨版”家电下乡无疑可能因为可以省去这些手续而更有市场。
    在这样的喧哗与躁动中,“家电下乡”的“馅饼”就这样在人们仰望的头顶上打着转转。我们期待着下了乡的家电给予我们应有的回报。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良信息举报: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