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超市连连折戟合肥
无忧装饰建材网 www.51zsjc.com 2009-12-12 来源: 江淮晨报 评论 0 条
核心提示:“一站购齐”作为建材超市相比较其他建材商场的最大优势,某建材超市曾宣称“一站购齐”不仅让消费者可以一次购齐所有的家装材料,让消费者在装修设计、购买建材等全程享受专业服务。
走访多家建材超市、市场,试图寻找答案。 “一站购齐”难符习惯 “一站购齐”作为建材超市相比较其他建材商场的最大优势,某建材超市曾宣称“一站购齐”不仅让消费者可以一次购齐所有的家装材料,让消费者在装修设计、购买建材等全程享受专业服务。 但在记者采访中,多位准备装修的市民表示对装修里面的门道不懂,更愿意相信熟人或者自己多去比较几家再选择。“装修又不是一千两千的小钱,全部都在一家买怎么可能保证价格最低质量最好呢?” 在安徽五金商贸城经营建材的赵先生告诉记者,极少有人选择所有东西都在一个地方购买,这并不符合中国人的购买习惯。装修过程中,一般都是朋友熟人之间相互介绍拿货。这样一来,建材超市的“一站购齐”很难受欢迎。 平价不平并不“靠谱” “别看是明码标价,其实都是假的,里面水分大得很”,陈先生是一家家居用品公司的代理商,在东方家园建材超市租用场地。陈先生告诉记者,一般来说,由于消费者消费层次不一,价格差别也非常大,工价超过建材价格本身不在少数,将总价降一些而不送装修也是常见手段。 陈先生介绍说,超市的特点就是通过厂家大规模的采购以获得较低价格,以从中获得利润。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建材都是沿用分级代理模式,特别是一些知名品牌价格基本掌握在各级代理商手中,也就是说,不管是不是大型超市,拿货都要经过区域总代理这个环节。自然而然,加上人力等运营成本,超市建材价格并不能带来大的优惠。 管理模式存在诸多问题 由于建材商品繁多且笨重,建材超市物流运作能力有限,只能希望通过供应商拿货,这样周转中供应价格自然没有竞争力。 “总而言之就是管理模式的问题,超市营销模式没有创新,对供应商而言没有利润可图,也不愿意和超市合作,对消费者而言则拖延了时间”,某大型家装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消费者在建材超市购物必须付全款,但是超市如果不打款,厂家一般不会发货,最终拖延的还是消费者的时间。 “一般一个月到两个月才能到货是正常的,三个月也不稀奇”,消费者付全款后,主动权掌握在了超市手中。据陈先生介绍,上次就遇到消费者大闹某超市的情况,原因就在于其预定地板的时间已经过了半个月还是没有到货,这样的服务质量难以让消费者满意。 独担成本风险太大 “我们是一家一家地租借家具市场的场地,一家倒了不会影响到整个市场”,在瑶海家具大市场里开店的徐女士告诉记者,他们不会担心市场整个关门的情况,主要就是风险分散到了各个商户上。 从建材超市来看,虽然有部分建材超市会将一些场地租用给其他商户,主要还是靠品牌进驻拿点获利经营的。如果提点过高,建材品牌宁愿选择代理商代理经营的模式。红星美凯龙华北、东北区总经理沈耀俊曾直言,家居只在卖场交订金,送货安装后付余款,根本控制不了产品的销量,如果“提点”,“跑单”将让家居卖场血本无归。 |
- 建材超市连连折戟合肥 2009/12/12
- 跨行业整合成国内建材超市发展突破口 2009/9/1
- 建材超市水土不服 超市的困境还是业界的困境 2009/8/24
- 曾经风光无限现遇尴尬 建材超市急待凤凰涅磐 2009/7/10
- 广州建材超市:“寒冬”之下 谁是赢家 200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