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管一年爆三十次 镀锌钢管超期服役谁买单

无忧装饰建材网 www.51zsjc.com 2009-11-26 来源: 南方都市报 评论 0 条

核心提示:自来水泛黄、水管爆裂、木地板和家具频频被浸,近一年来,梅林一村中高层业主被水管困扰的问题越来越频繁。仅水管爆裂一年中就发生了30次。问题根源在哪儿?
    镀锌钢管,是自1999年起国家和深圳市都发文明令要淘汰并禁止再使用的管材,如今却成了深圳梅林一村4700余户中高层业主的心病。
    自来水泛黄、水管爆裂、木地板和家具频频被浸,近一年来,梅林一村中高层业主被水管困扰的问题越来越频繁。仅水管爆裂一年中就发生了30次。问题根源在哪儿?业主不得而知。他们只知道,2007年10月,深圳市水务集团出资对该小区多层住宅的供水管网进行全面改造,因为比多层业主早入伙一年,他们顺理成章地认为“一年后也该轮到咱们了”。但两年过去,管网改造的事迟迟没有音讯。
    大部分业主认为这只是普通的水管老化,但问题可能比他们想象的更为严重。中高层的水管都是镀锌钢管,这是国家明令禁用并要求淘汰的。水管爆裂带来的是安全隐患,但水管锈蚀可能危及到他们的健康。
    而根据深圳水务局的调研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年底,特区内(不包括蛇口和盐田)共有高层居民小区1023个,高层建筑物3968栋,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镀锌钢管的小区有550个,占小区总数的53.9%。
    业主担忧:自来水还能正常用吗?
    家住梅林一村13区中高层的业主韩女士是一名两岁孩子的母亲,目前她最关心的是,小区的自来水还能不能正常使用?
    “上次无意中发现烧开后的自来水水质很差,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用自来水烧开水了。”韩女士告诉记者,因为家里有小孩,在饮用水安全方面她一直都很细心,交待保姆必须用烧开后的直饮水给小孩子冲奶粉,不过,淘米、洗菜、做饭还是用自来水。
    今年8月份,韩女士家的保姆有事请假,带小孩的工作临时交由韩女士的婆婆承担。由于事先不知情,保姆走后的第二天早上,韩女士的婆婆便用水壶接了一壶自来水,烧开后倒入透明玻璃瓶中准备给孙子冲奶粉时发现,瓶底的水呈红黄渐变色。起初以为早晨的自来水泛黄属正常现象,韩女士并未太在意。事后几天,韩女士和邻居聊天,邻居也反映家里的自来水偶尔会泛黄,此后,韩女士便多长了一个心眼儿。
    直到这个月初,韩女士才意识到,小区多层住户的供水管早在2007年底就改造完成,而中、高层的改造迟迟不见动静,会不会是水管老化出问题了?“从今年开始,水管爆裂事件时有发生,最近一次更离谱,11月3日刚停水,11月4日楼下公告栏贴出通知说5日又要停水。”韩女士说,只要其中一家水管爆裂,整幢楼都要停水,每次恢复供水后的水质都特别差,需要打开水龙头放掉大量的黄水。“凭什么多层的供水管能够改造,中、高层却不能。同价不同水,这样很不公平。”在韩女士看来,既然小区的水费收取标准是相同的,就应该享有同等的待遇。
    11月18日上午,在梅林一村会所门口先后采访了10多位中、高层的业主,其中,近七成业主抱怨家里的自来水水质差、马桶水箱内经常有锈迹。“为了让心里踏实一些,我们家去年特地装了一部自来水过滤器。”家住该小区的黄先生说。
    随后,记者登录该小区业主论坛发现,早在今年3月份,就有不少业主就此问题发帖讨论,业主“走不走”称,“近半年来自来水总是混浊的,不知道怎么回事。”另一业主“晨语”也表示,“我们家也这样,早上和晚上水都很黄,有锈迹,起码要放一分钟才敢用,不拿白碗装水还真发现不了。”
    相比中高层业主,多层业主们显然比较安心,梅林一村3区多层的张阿姨介绍,从1999年入伙到现在,她在梅林一村住了10年。大概从2006年开始,她无意中发现自来水中有锈迹、细沙,漂白粉味道很浓,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水龙头放掉一盆黄水,否则不敢用。为改善水质,张阿姨花一万多元钱购买了一部自来水过滤器,使用不到一个季度,厂家派人上门清洗过滤器中内置的滤芯片时,上面已是厚厚的一层泥沙。
    2007年多层供水管网整体改造后,张阿姨发现家里的自来水水质明显改善,早上起来不用再拿脸盆接水倒掉。“目前家里只有连接马桶的水管没有换,那个水质差远了,不时有锈水溢出来。”张阿姨说。
    供水管“超期服役”:镀锌钢管十年前已禁用
    既然梅林一村整体的供水管网寿命已到,市水务集团为何只对多层住宅供水管网进行改造,而将中、高层排除在外?
    据该小区知情人士透露,早在两年前,市水务集团决定对梅林一村多层住宅供水管网进行改造时,管理处和业委会就提出,要求将中、高层住宅供水管一并列入改造工程范围。然而,直至多层供水管全部改造完成,中、高层仍被排除在改造工程范围之外。其间,由于多次交涉未果,今年11月初,梅林一村业委会组织律师团(由该小区近30名执业律师组成的义务维权团队)向法院提起诉讼,决定通过司法途径解决此事。“这两年来,水质差、水管频频出问题成了业主反映最为强烈的几大难题。”该知情人士表示,因为对自来水的水质不放心,很多业主改用直饮水洗米、做饭。
    据梅林一村管理处客服部主管沈燕介绍,梅林一村是由原深圳市住宅局于1996年破土动工开发建设,集绿色、生态、环保于一体的现代化住宅小区,其中多层住宅2080户,中、高层住宅4760户。在建设供水管网时使用的都是镀锌钢管。
    但1999年,国家建设部、国家经贸委、质量技术监督局、建材局发布《关于在住宅建设中淘汰落后产品的通知》(建住房〔1999〕295号)。规定“自2000年6月1日起,在城镇新建住宅中,禁止将冷镀锌钢管用于室内给水管道,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逐步限时禁止使用热镀锌钢管,推广应用铝塑复合管、交联聚乙烯(PE -X )管、三型无规共聚聚丙烯(PP-R )管等新型管材,有条件的地方也可推广应用铜管。”
    而同年深圳市也发文《于在全市建筑工程中推广应用新型塑料给水管的通知》,规定“全面推广应用新型塑料及其复合管材和管件,逐步淘汰镀锌钢管。”2000年深圳再发文《深圳市建设局关于在住宅建设中淘汰落后产品的通知》,明确规定“室内给水管道禁止使用冷镀锌钢管、热镀锌钢管。”
    有业主表示,镀锌钢管使用年限一般为10年左右,即便没有禁用的规定,在1996年就开工建设的梅林一村镀锌钢管也该“退休”了。
    眼见着多层业主可以饮用放心的水,梅林一村中高层业主更加难以理解“他们的能换,为什么我们的不能?”而现在最重要的是这已经给他们带来最基本的安全隐患。
    ■链接
    镀锌钢管有何危害?

    镀锌钢管即在钢管的表面镀上一层锌,曾在长时间内作为主流管网的水管。锌是一种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因而有防锈的作用。镀锌钢管表面一旦有破损时,易发生原电池反应,由于锌比铁活泼而被腐蚀,变成锌离子进入溶液中。锌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应也能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锌盐溶液和水。缺锌的人,骨骼生长和性发育都会受影响,会食欲不振,味觉不灵,伤口不易愈合。但过多的锌进入人体是有害的,会引起头晕,呕吐和腹泻等症状。
    镀锌钢管防腐蚀、防结垢性能较差,超过一定使用年限管道就会生锈,水流不畅,随之造成水质异常和跑冒滴漏等现象,严重时会在较短时间内腐蚀穿孔。有资料显示,镀锌钢管的使用年限一般为8至12年。
    ■说法
    水务集团:
    供水企业接收“中间层”有违物权法

    深圳水务集团副总经理闫振武表示,中高层建筑在建设时,受当时设计规范、设计理念的影响,其供水方式、管材选择及水表安装位置等存在差异,尤其是早期的高层建筑物,多数存在管道锈蚀、漏耗严重、抄表困难等问题,因此在接收这些高层建筑时,需对有问题小区的供水设施进行整体改造,但怎么改,经费谁出,政府一直没有出台政策,若让供水企业一肩挑显然不可能。
    未来的管理模式,首先不能大幅增加供水成本,从而大幅推动水价。并且办法须公平,对多层、高层要公平。另外还应可持续,但什么管材都不是永久管用的。退一步来说,若改造费这次由供水企业来承担,那下次是不是还由供水企业负责呢?
    他表示,按照“中间层移交”办法来接收高层供水设施目前遇到几个障碍:《物权法》明确,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按照“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自然也是业主出钱。另外由谁来管理,《物权法》也规定,“业主可以自行管理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也可委托物业服务或其他管理人管理。”闫振武说,若在这样个大背景下,供水企业来接收中间层显然不合法。
    ■难解的题
    为何只改多层不改高层?
    水务局称供水设施产权移交只针对多层

    两年前,水务集团决定出资对梅林一村多层住户供水管网进行改造,中高层却被排除在外,这是为何?
    深圳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赖科长回应,深圳是一座市场化机制发育较早的城市,小区内的供水管网最早都是由物业公司负责管理,由于管理上存在漏洞,不少物管企业以二次加压为由私自抬高收费标准、乱收水费,甚至采取停水的手段威胁用户缴纳管理费。为加强用户供水设施的管理,制止乱收费行为,保护供用水双方的合法权益,深圳市政府于1996年出台《深圳市供水设施移交办法》,其中第三条提到:用户供水设施移交的分界点是用户水表,建设者或用户供水设施的管理机构,应当将用户水表及用户水表至城市公共供水管网之间的用户供水设施移交给供水企业统一管理,但高层建筑的供水加压设施除外。赖科长的理解是,此次产权移交只针对多层,中、高层不包括在内。
    “截至目前为止,除平均地面高度和地形比较特殊的布吉和龙华外,全市多层住宅的水表产权已基本移交,实现抄表到户,接收水表的数量达到100万户。”赖科长告诉记者,根据先整改再接收的原则,早期,多层水管改造费用由用户、开发商、物业公司三方出资,近两年为推动抄表到户和引入优质饮用水,供水部门考虑到部分小区在出资上遇到困难,决定由供水企业垫资对部分多层进行改造,没想到此举引发了新的问题,一些高层住宅用户也提出要求供水企业出资改造水管,包括梅林一村在内。
    改造资金谁来出?
    物管、用户、供水企业,谁出都难

    2006年,深圳市水务局根据回收的《高层中间层基本情况调研表》中各物业公司所提供的数据,对深圳高层建筑用户供水设施接收做了一项摸底调研。并以水表、水池和泵房三个接收关键点为界限,设计了“单纯抄表收费到户、除泵房外全部接收和供水设施三部接收”三种方案,方案中均明确提到,小区红线内的消防设施(消防水泵、纯消防水池和消防管网)均不接收,其运行管理和维护更新责任仍属于物业管理单位。
    调研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年底,特区内(不包括蛇口和盐田)共有高层居民小区1023个,高层建筑物3968栋,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镀锌钢管的小区有550个,占小区总数的53.9%。高层建筑中,近13万用户水表及供水立管设置在用户家中,如果要移交给供水企业维护管理、抄表收费,必须将水表和供水立管移出户外,但由于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和水压限制,水表出户较多层更为困难。高层建筑接收中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供水立管难以布置、水表难以集中装置、生活和消防给水系统难以彻底分离等诸多方面。
    “最关键是的巨额改造资金由谁出?从哪出?”深圳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赖科长表示,据测算,采用方案二和方案三接收方式分别需要投入整改资金19亿和27亿元,目前可能的出资者有政府、供水企业、物业单位和用户,但根据多层中间层接收经验,由物业公司和用户出资是非常困难的,只会使接收工作拖而不决。如果政府坚持不再对城市供水进行投资的原则,那么巨额改造费最终只能由供水企业承担。
    供水企业的投资都需通过水价进行弥补,根据测算按方案二和方案三,接收后水价将分别上涨0.72元/立方米和1.34元/立方米,这也意味着全市综合水价将从目前每立方米2.33元上涨到3.05元和3.67元,这对用户和政府都是难以接受的。
    2007年,《物权法》出台,明确规定小区内的水管产权归全体业主所有,因此当小区内的供水设备或管道出现问题时,应该由产权方即全体业主共同出资维修。这让水务部门困惑的是,高层水管产权是否需要移交?怎么移交?这些都需要政府部门尽快出台统一政策。
    三个待选方案选谁?
    改造后都要增加水费

    了解到,市水务局就高层住宅供水设施进行整体改造给出了三个方案,接收方案不同、整改内容不同、所需的投资等也不相同。
    方案一是单纯抄表到户,供水企业仅向最终用户抄表收费,但不负责总表与用户分表之间用户供水设施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更新。也就是上海市的接收办法。
    方案二是除加压泵站外全部接收,供水企业负责水质。供水企业不仅向最终用户抄表收费,还负责除加压水泵以外的小区所有供水设施的运行维护。
    方案三是供水设施全部接收,供水企业负全责。供水企业不仅向最终用户抄表收费,还负责包括水泵在内的全部供水设施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更新,物业单位不再承担任何生活供水责任。
    根据测算,待全部高层建筑物接收完毕,如果采用普通水表方式,方案一、二、三水价分别增加0.51元、0.72元、1.34元;如果采用远传水表的方式,则分别增加0.57元、0.79元、1.40元。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良信息举报: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