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行业 政策热潮中的LED行业投资机遇

无忧装饰建材网 www.51zsjc.com 2009-10-22 来源: 中国照明网 评论 0 条

核心提示:由于政府的大力推动,LED照明市场迅速扩大,而政府与企业携手的结果是,LED照明普及的浪潮正被悄然掀起。预计2009年全球LED产值大幅增长15.7%,将达86.77亿美元。
    危机之后的经济重振,让一场以节能、环保为主题产业革命悄然在全球开始,而大力发展LED产业成为经济大国的一致抉择。各国政府对LED照明产业高度重视,相继推出半导体照明计划,已形成世界性的半导体照明技术合围突破的态势。
    由于政府的大力推动,LED照明市场迅速扩大,而政府与企业携手的结果是,LED照明普及的浪潮正被悄然掀起。预计2009年全球LED产值大幅增长15.7%,将达86.77亿美元。
    随着电视、计算机、汽车、室内照明等用途的LED需求不断扩大,全球LED市场将快速成长,预计2010年市场规模将达123亿美元。中国2010年国内LED照明及其相关产业产值也将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全球LED照明市场规模快速扩大,预计到2015年增长到50亿美元以上。
    对比全球五家LED巨头的成长历程,韩国首尔半导体(Seoul)的崛起值得我们深思:政策扶植、国内市场的成长将促使优秀LED产业集团在资本市场破茧。《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将LED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将提振LED产业的市场消费动力、加速释放强劲市场需求。我们预期LED照明的普及步伐在09年四季度势必提速。
    LED行业主题投资策略:
    (1)积极对拥有核心技术、业绩预期较确定的龙头企业进行战略配置,首选三安光电(600703)、联创光电(600363)、方大A(000055)、煤气化(000968)、浙江阳光(600261)、德豪润达(002005);
    (2)相机配置长电科技(600584)、同方股份(600100)、士兰微(600460)、福日电子(600203)等具备产业化优势的企业;
    (3)积极关注具备产业链势能释放的公司,如佛山照明(000541)、厦门信达(000701)、深康佳(000016)。
    LED投资热背后的冷静思考
    近年来,LED(发光二极管)照明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在国际国内的照明领域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业内专家普遍认为,LED在照明领域的应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发展空间巨大。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兴起,国际LED照明产业正在向中国进行产业梯次转移,这使中国的LED照明产业具有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
    LED照明的巨大前景,迅速引发了国内LED照明的投资热潮,很多企业纷纷上马LED照明生产线,投入大量资金,积极抢占市场份额。然而面对这股LED投资热潮,业内专家认为,尽管作为新型的节能照明产品,LED的发展空间很大,但是对于LED照明产业的发展路线、投资方向及如何快速实现群体突破等问题,企业和投资者还要冷静思考,以正确把握发展方向。 
    LED作为道路照明缺陷尚存 
    中国照明电器协会副秘书长窦林平认为,现在市场存在着一股过热投资LED产品的倾向,一些企业对LED产品的生产和投资比较盲目。比如目前,在企业中兴起了一股生产LED道路照明的热潮。他认为,以LED为光源的交通信号灯、景观照明、装饰照明灯在我国已经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其技术较为成熟,但是作为道路照明,LED还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急需解决。
    窦林平说,道路照明灯具是具有很高照明要求的产品,道路照明效果的好坏、照明技术指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司机的视线及行车安全。目前多数开发和生产以LED为光源的道路灯具的企业,并没有很好地了解和研究LED的发光特性,而是简单地将原来的道路灯具外壳配上LED光源,或是简单地将LED平铺在灯体上并折成一个角度以增加照射面,其所形成的照明效果并不理想。
    和普通的高压钠灯或金卤灯相比,LED光源发光角度较小,因此有效照射面的亮度更大,方向感强,所以在局部照明上有优势,正是因为如此,LED才能在一定程度实现节能。然而LED应用到路面照明后,问题就凸现出来了:路灯每根灯杆之间都有规定的距离,而由于每支光源发光角度小,光线比较集中,就导致了两个灯杆之间部分的亮度明显暗于灯下,这对于路面照明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此外,LED比其他普通光源色温高,达到了6000K左右,色温越高则在视觉效果上就会使人感觉“越冷”,会让人产生视觉误差,不利于司机准确判断事物,存在着安全隐患。而如果降低了色温,则光源亮度也会随之改变。总之,窦林平认为,LED作为道路光源,其照度、照度均匀度、亮度、亮度均匀度、眩光、显色性、光衰等问题目前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国内现在也极少有地区应用LED作为道路照明,甚至有些城市尝试着在某条道路上采用LED作为道路照明后并没有获得良好的效果,最后只能换掉。
    与此同时,开发和生产以LED为光源的道路灯具的生产企业却越来越多,初步统计已经有数百家企业,其宣传和推广势头很猛,也纷纷投入了巨额资金。窦林平坦言,这对企业而言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可能有些企业的决策者认为,及早投入生产可以抢占一部分的市场份额。但是生产企业还是要更多地关注LED光源技术的发展,投入科研力量,然后根据光源的技术水平,科学、合理、适时地开发和生产与LED发光特性相匹配的灯具,不应该盲目投资。 
    投资大周期长上游技术被垄断 
    业内人士认为,LED照明产业属于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投资强度大,技术难度高。目前一些行业外资金看好了这一市场,陆续进入LED照明产业,有助于该产业形成规模,但这些企业应该做好心理准备,投资LED很难很快见到市场效益。首先从产业链角度讲,从芯片成型到封装到二次应用,各环节的产业化重点和控制点完全不同,战线非常长。其次,期望回报高的资金往往选择投资做上游芯片,这个环节投入高、风险高,技术和人才的风险尤其大,所以做芯片很难在短期内见到效益,甚至要做好亏损的心理准备。投资做封装和下游产品风险会小一些,但很少有投资者愿意做微利产品。实际上在LED业,如果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和内部磨合,就只能做微利产品。在白光照明市场方面,目前主要的问题还在于技术攻关、成本能力等,市场潜力虽然大,但技术成熟速度不会太快,因而也导致了市场成熟速度不会太快,虽然应用领域拓展较快,但真正形成规模化市场却比较难,因此即使有资金注入,也很难立见成效。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关键技术需要较大投入,由于形成成熟的生产技术和产品被市场接受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投入资金也不会立竿见影地获得回报。投资大,周期长,这是需要国内企业正视的问题。所以说,尽管LED照明发展潜力巨大,但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成本还不能显著下降,投资者尤其要选择好时机和投入方式。
    此外,上游技术几乎被国外垄断也是行业内存在的严重问题。目前LED照明领域的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国际上几个大公司手中,包括美国的流明(Lumileds)、科锐(Cree)、德国的欧司朗(Osram)、日本的日亚(Nichia)等。中国LED产品的性能、质量还处在中下水平,产业尚处在起步上升阶段,与这几个国家相比还非常弱小。窦林平告诉记者,目前国内LED产业的竞争虽然十分激烈,但基础研究、开发不足,急于加工和LED产品,恐怕难免导致重复投入带来的恶性竞争。因此,加强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应该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良信息举报: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