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家电优势不断显现 产业层次提升

无忧装饰建材网 www.51zsjc.com 2012-9-6 来源: 中国电子报 评论 0 条

    滁州,安徽省省辖市,位于皖东江淮之间,与南京市山水相连,是南京“一小时都市圈”主要成员和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重要一翼。全市土地总面积1.33万平方公里,人口447万。现辖天长、明光2市,来安、全椒、定远、凤阳4县和琅琊、南谯两区。
    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50.5亿元,增长14%,分别居全省第6位和第4位;财政收入125.8亿元,增长39.1%,分别居全省第7位和第5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总量跃居全省第4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1亿元,增长32.4%,分别居全省第8位和第4位;固定资产投资690亿元,增长32.4%,分别居全省第5位和第4位。在省政府对各市2011年目标考核中,综合排名由上年第4位跃居第3位。
    家电优势不断显现 产业层次得到提升
    通过实施产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战略,家电产业优势不断显现,层次得到提升。
    近年来,滁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双超”和“追宿迁、超千亿、进前列”的目标,打好“区位、环境、资源”三张牌,大力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型工业园、紧邻南京的都市新家园、面向长三角的魅力后花园”,锐意进取,奋力拼搏,较好地完成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在工业上全面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国务院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结构优化升级,通过集聚发展、集约发展、创新发展和循环发展,现已基本形成以家用电器、机械(汽车)、纺织服装、化工、非金属矿深加工和农产品深加工等6大支柱产业。
    家用电器产业是滁州传统特色产业,至2011年,家电及零部件等相关企业已达800多家,其中全市家电及装备规模以上企业260家,资产总计50多亿元,从业人员6万多人。2011年全市家电及装备制造业工业产值达到400亿元,生产冰箱400万台、空调器120万台、彩电500万台。目前全市家电制造能力达2600万台,其中主要产品生产能力为:彩电1100万台、冰箱洗衣机1200万台、家用空调940万台、中央空调50万冷吨、家电成套装备1000台套。同时,家电配套体系日臻完善,家电装备和模具产品占据国内70%的市场份额。家电其他配套件发展迅速,冰箱隔板玻璃、吸塑内胆、注塑件、温控器、VIP绝热板等在国内保持领先水平。
    目前,全市家电产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国家和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8个,家电行业4项标准被批准为国家标准。博西华、康佳、扬子空调、科思技术、鲲鹏装备模具等申请各类专利300项。全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约占员工总人数的15%,高出全国同行业水平。家电行业产学研活动成果丰硕,每年都有200多家家电企业开展各种产学研对接活动,共同研发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达600余项,取得了多项国家、省及市优秀科技成果,成为全市家电产业技术创新的主力军。
    家电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快,建立起国家级电子器件检测中心;引进了中国家电研究院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创建了滁州家电研究院和中认倍佳公司等科技服务机构;和合肥工业大学合作,创建了滁州家电装备研究院;建立了家电特色培训体系,全市现有各类本科和专科院校20余座,普遍开设了家电专业,每年可为家电产业输送专业人员1万余人。
    通过实施产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战略,滁州市家电优势不断显现,产业层次得到提升。形成了以冰箱、彩电、空调器及洗衣机等大家电为主导,以热水器、电热水壶、太阳能产品等小家电为补充,配套件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拥有博世·西门子、康佳、扬子、金帅、东菱凯琴、科思彩电、申花坂田、金帅等著名家电品牌。滁州市被科技部授予国家家电设计与制造特色产业基地、被国家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家电协会授予中国家电及装备制造业基地荣誉称号。
    “十二五”力争达千亿元 成基础性战略性支柱产业
    家电产业要发展成为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支柱产业。
    在“十二五”期间,滁州家电业的发展目标为:
    一是在“十二五”期间全市家电产业力争达到千亿元规模。2012年力争产业规模实现500亿元;到2015年,争取产业规模提升为1000亿元,年均增长25%左右,将家电产业发展为带动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支柱产业。
    二是技术进步目标: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建立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显著提高,优势产业领域和重点主导产品技术水平保持国内先进,部分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十二五”期间完成省及省级以上重点技术创新项目、重点高新技术产品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500项;争创国家级、省级新产品200项;争创国家级、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7~10家;争创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安徽省名牌、著名商标20个。
    三是结构目标:围绕家电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重点发展中高档冰箱、空调、洗衣机为代表的白色家电以及以平板电视、数字彩色电视、彩电主板为代表的中高档黑色家电制造业,培育发展一批软件开发、芯片封装、TFT液晶显示屏、LED等新兴产业;“十二五”期间家电产业将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形成2~3家百亿元企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产品升级,实现信息家电、微电子等重点产品产业链关键环节突破;优化区域布局,完善产业配套体系,构筑分布合理、区域特色鲜明、集聚效应突出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良信息举报: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