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下乡经营现状及监管建议
无忧装饰建材网 www.51zsjc.com 2012-8-21 来源: 江苏经济报 评论 0 条
核心提示:近期,高邮工商局接到多起消费者投诉,称他们在某商场购买的家电下乡产品未能拿到国家规定的财政补贴款,对此,高邮工商局对家电下乡市场进行了调研走访。
近期,高邮工商局接到多起消费者投诉,称他们在某商场购买的家电下乡产品未能拿到国家规定的财政补贴款,对此,高邮工商局对家电下乡市场进行了调研走访。 一、高邮家电下乡经营现状 高邮现有经商务部门备案的家电下乡销售网点103户。实际操作中,除3户销售网点经审查后继续开通财政补贴操作系统,其余100户销售网点均为“暂停”状态。调查中发现,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对“暂停”业务的100户网点未制发暂停通知书或取消家电下乡销售资格、限期整改等行政处罚文书,也没有在相关媒体上发布公告,因而并非法律意义上的“暂停”。大部分“暂停”网点店堂内仍然悬挂着“家电下乡指定销售单位”的牌匾及《家电下乡电器价格降幅对照表(降幅13%)》、《家电下乡机型表》等标志性提示,有的在产品标识上仍有“家电下乡,政府补贴13%”的提示。 二、高邮家电下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1、城乡网点布局不尽合理。在全市103户家电下乡经营网点中,经济开发区、高邮镇、城南经济新区等城区网点就占了43户,农村乡镇网点只有60户。导致农村市场家电下乡产品网点少、品种少,农民购买家电产品经常要往城区跑,有悖于家电下乡政策的初衷,为部分城市居民采用不正当手段购买家电下乡产品提供便利条件。 2、销售网点操作不够规范。一是对补贴对象资格审查把关不严,导致出现“骗补”现象。二是办理消费者补贴手续不及时,没有在第一时间与财政部门对接,并及时将消费者的信息录入操作管理系统。三是经营者责任意识不强,认为帮消费者办理补贴是在替政府做事,没有将该项工作当成销售产品售后服务的一部分。四是经营诚信度不够,有的销售网点已被“暂停”家电下乡业务,仍然打着家电下乡的招牌从事家电下乡业务,导致政府补贴不能到位。 3、消费投诉数量不断增多。从近期居高不下的家电下乡投诉情况看,有的消费者长时间拿不到补贴款已到相关销售网点去“闹事”,有的商家大门被消费者封堵,目的就是要求经销商给个说法。据初步了解,全市现有网点已销售的家电下乡产品政府补贴未能到位的涉及大部分销售网点,有的网点一家就有几百台产品补贴未到位,引来消费者怨声一片。 三、对家电下乡经营的监管建议 1、科学合理布局,网点迅速下移。目前全市家电下乡销售网点,城区与农村几乎各占了一半。根据家电下乡的相关政策,家电下乡产品的销售网点应重点放在农村市场,国家补贴对象也仅限于农民。对家电下乡销售网点进行重新调整,将更多的网点布局到农村乡镇,规模大的乡镇可设4至5个网点,规模小的乡镇可设2至3个销售网点,提高农户主要家电产品拥有率,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2、加强监管力度,规范经营行为。进一步明确各监管部门的职责,形成责任明确、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的监管格局,有效规范各销售网点经营行为。对全市各销售网点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整顿,对存在问题的采取果断措施,凡不具备家电下乡销售网点资格条件的一律取消其经营资格。对于经营中存在“骗补”行为,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并在相关媒体上进行公告,接受社会监督。 3、及时解决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目前,农村消费者因购买家电下乡产品无法拿到政府补贴而向政府有关部门投诉或到商家闹事的事件不断上升,不仅影响了商家的正常经营活动,也给政府部门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采取果断措施,对符合家电下乡补贴政策的消费者及时办理“补贴”手续,化解消费纠纷,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着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http://news.51zsjc.com/more.asp?class=7 |
- 消费者称网上购买家电不给节能补贴 2012/8/21
- 沈阳家电下乡销售额达17.8亿 2012/8/21
- 沈阳家电以旧换新产品销量辽宁省居首 2012/8/21
- 贾汪工商严格规划“家电下乡”市场 2012/8/21
- 家电价格“破网价”“金九银十”提前到? 20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