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装建材“砍价会”“砍”伤的是谁?
无忧装饰建材网 www.51zsjc.com 2012-10-29 来源: 当代生活报 评论 0 条
自“厂价供”风潮后,家居建材行业又刮起一阵“砍价”风,而且当下这股风潮大有愈刮愈烈之势,百人乃至千人、万人的由“团购会”演变成的“砍价会”,正逐渐风靡这个行业,而最初的“砍价”场所,也从店里、卖场,转到了酒店。
日前,记者亲临的几场砍价会,就亲身体验了一把“砍价购物”瘾。活动现场,号称“最能砍”的砍价师在台上卖力吆喝,现场气氛相当狂热,但砍价师真的把价格砍下来了吗?还是只是与商家合作做的一场秀?且听记者一一为你分析解惑。
“砍价会”是把双刃剑
在“砍价会”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品牌代表在台上被砍价师“砍”得或狼狈不堪或气结无语,价格也被“砍”到破了底线;台下的业主们则欢天喜地,如潮般涌到收款台前,争先付款。
很多商家会说:只要有订单,只要能走量,这点面子算什么!那么,这些参与“砍价会”的商家,真的能赚得盆满钵满吗?记者与许多曾经参与过“砍价会”或多少知道内情的商家接触中,他们大多表示,很多时候,商家参与“砍价会”都是在赔本赚吆喝,只不过为了走量。而且你别看现场下单量不少,其实事后退单量也不小,不少消费者现场头脑发热下了单,回家后再进行比较与筛选,退单的自然就来了。
业内人士陈航感叹道,所谓的“砍价会”,其实砍伤的还是行业价格体系。原本只能卖到8折的产品,最终被“砍”到5折,哪怕是一线品牌,恐怕也经不起这样一番折腾!试想,好不容易才维系起来的价格体系,一旦在砍价会上被砍崩了,还能再回到原来的轨道上吗?!
消费者真的捡到便宜?
不可否认,一些消费者确实在砍价会上买到了实惠的家居建材产品。刚在百色参加完一场砍价会的雷女士告诉记者,在那次砍价会上,她买到了不少东西,感觉确实享受到了较大实惠。比如买1000多元一套的某知名品牌照明灯,加1元可买几个原价几十元的灯泡;原价500元/平方米的实木地板(龙眼木),被砍到88元/平方米;原价每片在百元以上的80cm×80cm瓷砖,被砍至35元/片等等。“只是不知道这些东西是否真的好用。”至今还未付诸装修的雷女士说。
一位热衷于参加各类“砍价会”的消费者,住进新房不久就后悔了。她对记者说,当初在“砍价会”上确实省了钱,但后来却发现,不少产品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水龙头关不严滴水,地板有翘起现象,衣柜的轨道并不好使等等。对此,熟知“砍价会”内幕的业界人士认为,通常情况下,商家如果在“砍价会”上被“砍”过了头,实在无法承担了,难免会有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情况发生,甚至在产品贴牌上动脑筋。
砍价也是一场“秀”
每一场“砍价会”,砍价师都会把现场气氛调节到沸点。其竭尽全力的砍价手段,极具煽动性的砍价言语,几乎让每一位在座的消费者都热血沸腾。“似乎你此刻不下单,出了这个门就再也找不到这样的实惠啦!”市民罗女士说:“因为你会看到,砍后的价格跟标价真的相差很多,你的的确确获得了很大的优惠。”
“砍价会不是商家和砍价师合演的一场戏?砍价砍到这样的程度,商家们还有赚吗?”罗女士对砍价会提出质疑,她说:“如果真的是他们联合起来演戏作秀,那未免也演得太真了。”
对此,多年从事木地板经营的苏先生透露,砍价师是谁请来的?是为谁服务的?弄清了这几点,对所谓的“砍价会”就很容易理解了。有时候,变相的促销也是需要作秀的。事实上,在“砍价会”开始前,砍价师会事先与被“砍”商家有所沟通,把“砍”的底线设定好。而由团购演变而来的“砍价会”,只不过是被活动组织者把活动现场搞得更具煽动性而已,而被“砍”得不成样的产品,有时候也不过是一些同价的特价产品而已。 |
- 广西出台装修验收规范 家装质量不再无凭无据 2012/10/26
- 建材老板互诉苦:生意大受地产调控影响 2012/10/26
- 房产市场调控一年多后 装修家居建材业如何应对 2012/10/25
- 家居建材卖场争打促销战 2012/10/25
- 前8个月建材行业利润同比下降9.7% 201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