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了,做建材生意的吴先生却愁眉不展:去年6月,一名自称是北京贝盟国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贝盟国际)的业务员,拿着与海底捞签订的合同来提货时,他怎么也没想到,这家装饰公司会突然“蒸发”,欠下包括他在内40多家单位数百万元的材料款。更让人意外的是,经鉴定,这家装饰公司公章是伪造的,其实际名称是北京嘉融贝盟。海底捞公司表示,他们已经在北京市东城区法院提起了民事诉讼。
300多万材料款没付,装饰公司跑了
吴先生在南京经营一家建材公司,去年6月初,一名自称是贝盟国际的业务员找上门,称公司承包下了山西路海底捞南京四店的装潢工程,前来订购龙骨等材料。吴先生知道,北京贝盟国际公司在业内颇有名气,具有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再一听发包方是海底捞,他丝毫没有怀疑对方的资质,同意供货,连合同都没签。双方约定按照材料进场的进度付款。
“一开始认为这么大的公司绝不会出问题。”吴先生进场后,看着承包方有十几个人,分工明细,他很放心,但很快就发觉了问题:去年8月初,装饰公司已经付不出工人工资了,拖了二三十万元。据了解,在现场施工的工人分为两批,大部分都是由装饰公司招来的,工资由装饰公司支付;少部分是材料商的专业工人,但由于材料商拿不到钱,这些工人也领不到工钱。
到了去年8月15日,情况变得更糟,装饰公司突然离场,包括项目负责人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无法联系上。这让吴先生在内的40多家材料供应商不知所措,大家统计了一下,装饰公司还有300多万元材料款未付,但大家都没跟公司签合同,身上只有一沓厚厚的送货单,上面只有收货人的签名。
合同一鉴定,装饰公司用了假章
由于手中没有合同,材料商只好找到海底捞公司。对方建议他们将北京贝盟国际公司告上法庭,并提供了施工合同等文本证据。去年10月,鼓楼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北京贝盟国际派律师出庭,律师称公司从没有签这份合同,并提出鉴定海底捞这份合同的公章。12月底,南京师范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开出了鉴定意见书,经过比对,海底捞的这份合同中“北京贝盟国际建筑装饰有限公司”的印文,与律师提供的公章印文样本不是同一枚印章所盖,这也就是说,这家“北京贝盟国际”可能用了假章。
“我们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吴先生认为,海底捞把关不严,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对于此事,海底捞公司南京片区的负责人任先生表示,两家公司总部都在北京,这次公司就南京四店装潢一事公开招标,这家“北京贝盟国际”中标,因为之前两家公司有过合作,因此没有怀疑他们的资质,更没想到他们的公章是伪造的。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这家打着”北京贝盟国际”旗号的公司其实另有其名。吴先生提供了一张此前该装饰公司给他的支票,上面的印章是“北京嘉融贝盟装饰工程有限公司”,通过该公司的网站主页可以看到:北京嘉融贝盟装饰工程有限公司隶属于北京贝盟国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是贝盟总公司为实现经营创新,在2008年初成立的商业项目中心,为独立法人。
据了解,这家公司在北京工商进行了注册,有合法资质,但其法人代表与北京贝盟国际的并非同一人,并且在北京贝盟国际的网站上也找不到北京嘉融贝盟的任何信息。
两者究竟是什么关系?记者分别与北京贝盟国际以及北京嘉融贝盟联系,但始终无人回应。海底捞法务部的工作人员钱女士表示,她也多次联系两家公司,并曾上门拜访,但一直被拒之门外。
海底捞称自己也是“受害者”
“我们也是受害者。”海底捞公司南京片区负责人任先生说,按照合同约定,竣工时间应该在去年的8月13日,但实际上到了8月中旬,工程才完成一半,8月23日开业根本不可能,于是海底捞一再催促装饰公司加快进度,但到了8月15日,装饰公司就不见了人影,还留下几十个工人讨要工钱。最后在鼓楼区劳动监察部门的协调下,海底捞支付了工人工资。为了尽快开业,海底捞另找了一家公司装修,直到去年12月1日才完工,给公司带来了经济损失。
任先生认为,这家装饰公司存在严重违约的行为。但由于合同上写的承包方以及公章都是“北京贝盟国际”,因此只能先将这家公司告上法庭,提起赔偿经济损失的民事诉讼,目前正在走鉴定程序。法务部的钱女士解释说,虽然南京已经有了公章鉴定报告,但总公司研究认为,当时北京贝盟国际提供的比对材料不可信,“他们拿出的并非工商营业执照,可信度不高。”因此他们认为有必要再做一次鉴定。
至于材料款,任先生说海底捞已向装饰公司支付了全部应支付的款项,包含应支付的材料款,海底捞与材料商不存在直接的买卖关系,没有支付材料款的义务,材料商应找北京嘉融贝盟讨要。他同时表示,海底捞公司愿意积极协助材料商,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
律师说法
装饰公司违法,材料商可报案
江苏当代国安律师事务所方磊律师表示,如果确定北京嘉融贝盟公司冒用了他人公章,其行为即违反了法律,根据《刑法》第280条第一款,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律师认为,虽然材料商与这家装饰公司没有签书面合同,但“口头合同”以及提货单都可以视作合约,材料商可以直接在南京报案。
另外律师认为,根据《合同法》第四十九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这被称为‘表见代理’关系。”律师解释说,业务员拿着盖有“北京贝盟国际”印章的合同订购材料,由于该公司在装饰业界的权威性,让材料商相信合同上的这家公司是真实的,“也就是说,材料商认为盖假章的贝盟可以代表真实的公司,代理行为有效。”律师称,因此根据法律的规定,材料商可以将真的贝盟公司即北京贝盟国际告上法庭,让其承担合同约定的责任。但这种关系是否成立,还要看法院的判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