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市场“傍红木”现象普遍 身价直追真红木

无忧装饰建材网 www.51zsjc.com 2011-1-31 来源: 解放日报 评论 0 条

核心提示:日前,浙江省消保委对杭州6个家具市场54家红木商铺进行调查,涉及广东、江苏、北京和浙江等地的家具生产企业,调查报告显示:家具市场“傍红木”现象普遍,一些类似红木的木料,在名称上加入“檀”、“梨”等字眼,便以假乱真,身价直追真红木。
    明明是风车木,却标榜为“黑紫檀”;明明是古夷苏木,却号称“巴西花梨”。日前,浙江省消保委对杭州6个家具市场54家红木商铺进行调查,涉及广东、江苏、北京和浙江等地的家具生产企业,调查报告显示:家具市场“傍红木”现象普遍,一些类似红木的木料,在名称上加入“檀”、“梨”等字眼,便以假乱真,身价直追真红木。
    浙江一消费者日前花了8万元买了一套标称 “红酸枝”的家具,结果鉴定出来是风车木,跟红木根本不沾边。浙江省消保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利用消费者缺乏关于木材方面的专业知识,不少商家把铁木豆叫作“红檀”,把维腊木叫作“绿檀”。此外,为瞒天过海,许多商家在销售中违反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264—1999《红木家具产品标识规定》,对厂名、质量等级、漆质等内容尽量少标或不标。在此次被调查的所有商铺中,100%商铺未符合该规定。
    调查还发现,受利益驱使,部分号称全红木的家具实际使用了非红木木材作为辅料,比如用椴木做红木家具雕花部位,用水曲柳做背板等,但标签上却不提辅料名称。以一套用材约3立方米的大果紫檀家具为例,若能在这套家具中掺入10%的边材,每立方米的家具成本就能“节省”4000元左右。另外,红木家具市场以次充好现象亦不少见,即便是同类木材,因具体材种和产地不同,价格也差异较大。譬如红酸枝木类中的“绒毛黄檀”和“交趾黄檀”,前者主产自南美洲,目前价格在 7000元/立方米左右,而后者主产自东南亚,价格却高达50000元/立方米。商家就利用这一点,混淆产地和树种,谋取不正当利益。
    浙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在选购红木家具时,务必向经销商索要木材进口单据等相关证明材料来验证木材的身份,还可委托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进行鉴定或要求经销商出具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检测报告。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良信息举报: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