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面刷红漆 家具被“画皮”

无忧装饰建材网 www.51zsjc.com 2010-12-7 来源: 北京晨报 评论 0 条

经打底、打磨、刷胶和描纹四步骤   红木掺假完成
 
    人能化妆,木能“画皮”。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昨天再曝家具业乱象:动辄上万的红木家具中混入不防蛀的“白皮”,给白皮上底色、画花纹来冒充红木,已是业内人士的惯用伎俩。
    这不禁让人感叹,各行业蒙骗消费者的潜规则,何时能休!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作假技术之高连“圈内”也分不出来。
    探访本市家具卖场,发现白皮红木家具赫然有售。
    红木家具 红心白脸
    福建省仙游县有着“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的美誉,是我国红木家具的主要产地之一。然而央视记者在当地万森林红木家具厂发现:有些红酸枝板材和方材中间是黑红色的,外表却是白色的。
    据工人介绍,从木材的横断面看,中间深色部分叫做“心材”,外面围绕着心材的发白部分叫“白皮”,又称“白边”,学名“边材”。
    按照《国家红木标准》规定,红酸枝只有中间“心材”是红木,而包裹在心材外面的“白皮”不是红木,它是介于树皮和心材的中间部分。
    除了板材,央视记者在组装好的红木家具底部也发现了“白皮”,其中最大一块儿白皮,竟然占到了整个零件的60%以上。
    白皮掺假 慧眼难辨
    目前木材市场上红酸枝一吨一般在四五万块钱,而白皮一吨不过七八百块钱,黑心厂商在红木家具中掺入白皮,会降低生产成本。
    事实上,红木密度大、木质坚硬耐蛀虫,而白皮密度小极易生蛀、抗压力小,用于做家具不仅影响美观,也影响家具使用寿命。
    贡品轩古典家具有限公司是当地知名红木家具企业,记者却在生产基地发现,这里用红酸枝生产的罗汉床、画案、椅子等红木家具上都带有白皮。
    央视记者调查发现,用白皮掺假在行业里是众人皆知的秘密,无辜的消费者却被蒙在鼓中。一位业内人士头透露,现在红白混杂的技术已相当之高。看到红木家具时,自己都分辨不清哪块是打底色的勾画白皮。普通消费者即便慧眼也很难发现其中的猫腻。
    白皮变红全程
    第一步:打底
    首先是将红、黄、绿几种不同颜色的漆调成红褐色,然后涂在白皮上。
    第二步:打磨
    打磨是为了以防刷胶不平。
    第三步:刷胶
    刷胶是为了以防掉色。
    第四步:描纹
    为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还要描绘花纹弯的纹路。
    ■北京落点
    白皮红木家具卖场有售

    昨日下午探访了位于南三环的一家大型的销售红木的家具城,发现消费者大多只知道白皮的存在,不知白皮的“危害”。
    首先询问的几家店铺均表示,所销售的红木家具完全不包含“白皮”,是满彻的。满彻是这里人人使用的行话,意思是制作某一件硬木家具为某一种木材而不掺其它不同种类的木材。
    记者发现,一套红酸枝圈椅在几家的售价从1万到3万元不等,售价悬殊。消费者在选择家具时,多看家具拼接、木疖等是否多。
    在家具城地下一层,记者终于碰到了一位实话实说的商人,他把一对售价约10万元的圈椅放倒,并给记者指看椅子底座下的两处“白皮”。
    记者看到,那块白皮尽管已经上色,但比周围木材的颜色浅。
    这位商户称,工人一般都会把白皮做在家具隐蔽处,而不是表面上,以防影响观瞻。“完全没有白皮是不可能的,那样的紫檀圈椅50万也未必有人肯做,全北京也未必找得出来,一吨木材也未必做得出来。”
    记者发现,商家在对了解白皮的消费者介绍时,往往引用《深色名贵硬木家具》行业标准,称 “边材”(白皮)不超过10%,合乎国家标准,没人将《红木》标准告知消费者,白皮根本不属于红木。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良信息举报: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