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买木材 木工拿回扣
无忧装饰建材网 www.51zsjc.com 2005-3-8 来源: 新文化报 评论 0 条
3月3日,本报家居版刊出第一篇“3·15装修伪劣工程大曝光系列报道”后,一位专门从事 木材 销售的于先生找到记者,对 木材 市场的黑幕做了全面的披露,记者随后调查发现,目前长春 木材 市场之所以混乱,消费者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木料按根卖 里边藏废料 “你知道市场上的 木材 是怎么出售的吗?”于先生问记者。“以根为单位吧。”记者回答。于先生听后笑道:“本应以立方米为单位卖的 木材 变成按根卖,就是由于其中有暴利。” “按立方米算,经销商就亏了。”于先生透露, 木材 商往往把20根 木材 扎成一捆卖,外面几根是不错,废料、边角料、边皮,长的跟歪瓜劣枣似的木头都在里面那一层。一般一捆中如果废料超过四五根的,装修公司就会去退货。所以,这种材料经常销售给个人。如果都按立方米算,肯定每根都要进行测量,那这些废料就无处藏身了,一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都要吃“亏”。 此外,发货调包是常有的事,销售前向您推荐的是一种货品,实际发货时却是另一种货品。一般顾客买了后,只会去点数量,不太注意质量。 经销商、包工头和木工一起设套 “ 木材 为何缩水?原因就是回扣。”在采访过程中,一位经销商直言不讳。他说,一般消费者难以辨别材料的好坏,所以在买 木材 过程中,起最主要作用的还是木工,因为不熟悉业务的东家,一般对木工言听计从,木工正是利用东家的信任赚外快。 而正是基于这种信任,木工推荐产品的背后很可能就是一个陷阱。如木工带着你买材料,在经销商那里装模做样地挑了又挑,讲了又讲,明明说好要3厘米×4厘米的标准货,而到了东家手里的却变成了2.5厘米×3.5厘米的,中间的差价就落进了木工的口袋。 如果您家是包工包料,就得注意了,有些家装公司尤其是包工头信誓旦旦地说使用的材料都是名牌或者是你认可的产品,但是,他们往往利用消费者对建材的不熟悉,在装修过程中使用外观上难以辨别、价格悬殊的假冒产品,在赚取高额利润的同时向经销商收取回扣。如果包工不包料,买材料也不能带着包工头,否则,进入家庭的建材品牌错不了,但是质量就可能大打折扣。稍不留心,经销商和包工头一起设套,建材被偷梁换柱、以次充好,让你防不胜防。 木材 缩水消费者有责任 记者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发现,市场上的 木材 质量下降,消费者自身也有责任。因为有些消费者追求廉价的 板材 ,不是很在乎 板材 的标准和质量。对此,于先生深有体会。他说,长春消费者对 板材 的质量意识很弱,市场为了迎合消费者追求便宜的心理,出售了四五十元一张,甚至更低价格的 板材 ,而这种 板材 对消费者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相反经销商是愿意出售这种 板材 的,越是廉价的 板材 利润率越高。“由于 板材 的内在质量反应有滞后性,消费者往往会忽视内在的问题。”于先生说,同样的材料,消费者购买时往往会忽视加工、胶水、工艺等,从而为今后的使用带来隐患。 记者了解到,目前 木材 没有明确的产品标准,如今国家推荐标准,厂家可以参考,但如果不按标准执行,主管部门也不能进行经济处罚。而且现在的处理手段仅仅限于责令整改,比如尺寸不达标的,要贴上标签向消费者明示,或是在工艺上进行改进。这样的处罚对一些厂家触动不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利润仍然会诱使这些厂家故伎重施。 |
- 家居风情屋:将浪漫挂到窗帘上(图) 2004/6/23
- 秋日家居“变身”计划--窗帘篇(图) 2004/6/23
- 软装饰为家居添灵秀 布艺窗帘成时尚新宠 2004/6/28
- 窗饰成为家居装饰重头戏 让灵动充满空间(图) 2004/5/28
- 灵动灯饰点缀美好家居生活(图) 2004/6/29